制定我国存款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前言 呼之欲出的存款保险条例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制定与出台存款保险条例的必要性与阻碍 | 第12-21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演进与法律关系剖析 | 第12-16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2-13页 |
·存款保险法律关系分析 | 第13-16页 |
·我国制定与出台存款保险条例的必要性 | 第16-18页 |
·存款保险制度的积极效用 | 第16页 |
·制定与出台条例的现实意义 | 第16-18页 |
·制定与出台存款保险条例的阻碍 | 第18-20页 |
·立法时机的争议 | 第19页 |
·来自投保机构的阻力 | 第19-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立法学视野下的域外经验借鉴 | 第21-29页 |
·加拿大存款保险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1-24页 |
·制度目标 | 第22页 |
·组织结构 | 第22-23页 |
·保险基金来源与运用 | 第23页 |
·存款保险范围、保险费率和理赔最高限额 | 第23页 |
·评价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3-24页 |
·印度存款保险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4-28页 |
·印度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4-25页 |
·制度目标与组织结构 | 第25-26页 |
·存款保险基金来源与运用 | 第26页 |
·投保方式与投保资格 | 第26页 |
·存款保险范围、保费交纳与保费率管理 | 第26页 |
·保险理赔与最高限额 | 第26-27页 |
·存保基金的偿付能力 | 第27页 |
·评价与对我国的启示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存款保险条例与道德风险 | 第29-36页 |
·道德风险的起源与理论研究 | 第29-31页 |
·各个主体的道德风险问题 | 第31-32页 |
·存款者的道德风险 | 第31页 |
·投保银行的道德风险 | 第31页 |
·监管机构的道德风险 | 第31-32页 |
·防范道德风险的制度设计 | 第32-34页 |
·差别费率制 | 第32页 |
·限额赔付 | 第32-33页 |
·承保存款的范围 | 第33-34页 |
·市场约束 | 第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相关条文拟定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存款保险机构的模式与职能 | 第36-41页 |
·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立模式 | 第36页 |
·存款保险机构的职能 | 第36-38页 |
·存款保险机构职能的转变 | 第36-38页 |
·我国存款保险机构的职能 | 第38页 |
·存款保险机构的处罚权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页 |
·相关条文拟定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存款保险条例应具备的基本条文 | 第41-44页 |
·条例位阶 | 第41页 |
·立法宗旨 | 第41-42页 |
·投保方式的选择 | 第42页 |
·投保机构的类别 | 第42-43页 |
·存款保险基金的来源 | 第43页 |
·存款保险基金的运用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存款保险条例草案》基本条文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