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家庭教育论文

伦理学视阈下的我国家庭儿童教育困境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绪论第7-14页
   ·选题的论述第7-11页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第7-9页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9-11页
   ·研究的思路、内容第11-12页
     ·研究的思路第11页
     ·研究的内容第11-12页
   ·研究的方法、难点第12-14页
     ·研究的方法及文献综述第12页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之处第12-14页
2 家庭儿童教育的失德现状与伦理困境第14-24页
   ·家庭教育伦理的相关概述第14-17页
     ·家庭教育伦理的涵义及其伦理精神第14-16页
     ·伦理意识的确立与伦理行为的养成第16-17页
   ·儿童教育“囚笼”现象的衍生第17-20页
     ·儿童“人格”成人化第17-19页
     ·教育“价值”职业化第19-20页
   ·施教者教育行为的道德失当第20-24页
     ·教育功利主义泛滥第20-22页
     ·儿童成长受到侵害第22-24页
3 家庭儿童教育伦理困境的原因分析第24-31页
   ·社会层面:评判标准“一元化”的主导第24-26页
     ·成人化的“成功”评判标准第24页
     ·当前应试教育体制的辐射第24-25页
     ·传统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冲突第25页
     ·社会转型期经济政治的负面影响第25-26页
   ·家庭层面:“功利化”教育的映射第26-29页
     ·教育理念:“才”“财”混为一体第26页
     ·教育内容:重智力投入,轻人格塑成第26-27页
     ·教育方式:宽严失度,身教不济第27-29页
   ·个人层面:儿童真实意愿被忽视第29-31页
     ·物质刺激背后的人格缺失第29页
     ·身心成长历程中的“本末”错位第29-31页
4 解决家庭儿童教育伦理问题的对策思路第31-41页
   ·社会层面:营造多元价值取向的教育氛围第31-34页
     ·营造自由公平和谐的育人环境第31-32页
     ·矫正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价值观第32页
     ·倡导“以人为本”的施教理念第32-33页
     ·呼吁舆论媒体的道德性引导第33-34页
   ·家庭层面:回归教育本质中的“人伦和谐”第34-38页
     ·创设良好的“亲子和谐”环境第34-35页
     ·树立全面的教育价值评价理念第35-36页
     ·扭转教育内容方式理念中的急功近利第36-38页
     ·尊重受教主体的自由意愿选择第38页
   ·个人层面:追求教育过程中的“善”的判断第38-41页
     ·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激发内在动力第38-39页
     ·明确儿童身心发展的“本”与“末”第39-41页
5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致谢第45-46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师课程理解的现状调查研究--以江西赣州市市区高中生物教师为例
下一篇:江西省幼儿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以“幼师国培”短期集中培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