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琥酯纳米乳的制备及评价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 ·青蒿琥酯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 第14-19页 |
| ·抗血液原虫作用 | 第15页 |
| ·抗其它寄生虫作用 | 第15-16页 |
| ·抗菌、抗病毒作用 | 第16-17页 |
| ·对免疫系统作用 | 第17-18页 |
|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第18页 |
| ·抗纤维化作用 | 第18页 |
| ·抗肿瘤作用 | 第18-19页 |
| ·纳米乳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 ·纳米乳的概念及形成机理 | 第19-20页 |
| ·纳米乳给药系统的特点与优势 | 第20-21页 |
| ·近年纳米乳技术在药剂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 第21-24页 |
| ·纳米乳技术面临的问题 | 第24页 |
| ·课题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24-26页 |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24-25页 |
|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 ·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青蒿琥酯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6-32页 |
| ·试验材料 | 第26-27页 |
| ·药品与试剂 | 第26页 |
| ·试验仪器 | 第26-27页 |
| ·试验方法 | 第27-30页 |
| ·青蒿琥酯标准溶液 | 第27页 |
| ·供试品溶液 | 第27页 |
| ·样品衍生化 | 第27页 |
| ·检测波长 | 第27页 |
| ·HPLC 检测方法 | 第27-29页 |
| ·UV 检测方法 | 第29-30页 |
| ·试验结果 | 第30页 |
| ·讨论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青蒿琥酯纳米乳制备工艺优化 | 第32-42页 |
|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 ·试验仪器 | 第32页 |
| ·试剂与药品 | 第32页 |
|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 ·试验设计 | 第33-34页 |
| ·青蒿琥酯纳米乳的制备与检测 | 第34-36页 |
| ·纳米乳的制备 | 第34页 |
| ·粒径的检测 | 第34-36页 |
| ·载药量的测定 | 第36页 |
| ·试验结果 | 第36-39页 |
| ·讨论 | 第39-42页 |
| 第四章 青蒿琥酯纳米乳稳定性研究 | 第42-46页 |
| ·试验材料 | 第42页 |
| ·试验仪器 | 第42页 |
| ·药品与试剂 | 第42页 |
|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 ·高温试验 | 第42-43页 |
| ·强光照射试验 | 第43页 |
| ·加速试验 | 第43页 |
| ·试验结果 | 第43-45页 |
| ·讨论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青蒿琥酯纳米乳对牛巴贝斯虫的体外药效实验 | 第46-55页 |
| ·试验材料 | 第46页 |
| ·试验方法 | 第46-48页 |
| ·牛巴贝斯虫的培养 | 第46-47页 |
| ·血液涂片的制作 | 第47页 |
| ·染虫率的计算 | 第47页 |
| ·几种药物对牛巴贝斯虫抑虫活性的测定 | 第47-48页 |
| ·试验结果 | 第48-54页 |
| ·讨论 | 第54-55页 |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致谢 | 第60-62页 |
| 作者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