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论文结构 | 第10-12页 |
第二章 超深亚微米器件单粒子翻转截面计算基础 | 第12-26页 |
·翻转截面概念和定义 | 第12页 |
·翻转截面测量方法 | 第12-16页 |
·重离子加速器试验 | 第13-14页 |
·质子加速器试验 | 第14-15页 |
·脉冲激光模拟试验 | 第15-16页 |
·翻转截面曲线及其 Weibull 拟合 | 第16-20页 |
·翻转截面曲线 | 第16-17页 |
·翻转截面曲线 Weibull 拟合 | 第17-18页 |
·翻转截面曲线 Weibull 拟合符合度的判定方法 | 第18-20页 |
·超深亚微米器件单粒子翻转新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 第20-24页 |
·SRAM 单粒子翻转机理 | 第20-21页 |
·多位翻转 | 第21页 |
·超深亚微米器件单粒子多位翻转的机理研究 | 第21-24页 |
·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超深亚微米器件单粒子翻转截面计算的模型研究 | 第26-40页 |
·深亚微米器件单粒子效应的 RPP 模型 | 第26-28页 |
·敏感体积 | 第26-27页 |
·RPP 模型 | 第27-28页 |
·超深亚微米器件考虑电荷共享的单粒子效应新模型 | 第28-35页 |
·RPP 模型不适用于超深亚微米器件分析 | 第28-29页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29-33页 |
·超深亚微米器件考虑电荷共享的电荷收集模型 | 第33-35页 |
·电荷共享单粒子多位翻转的判定 | 第35-37页 |
·临界电荷 | 第35-37页 |
·多位翻转的判定 | 第37页 |
·超深亚微米器件基于新模型的单粒子翻转截面的计算方法 | 第37-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超深亚微米器件单粒子翻转截面计算的算法实现 | 第40-58页 |
·算法流程 | 第40-42页 |
·计算电荷收集量的算法流程 | 第40-41页 |
·计算翻转截面的算法流程 | 第41-42页 |
·粒子入射引起的电荷共享收集 | 第42-50页 |
·粒子入射漏区时相邻敏感单元间的电荷共享收集 | 第42-46页 |
·粒子入射漏区周围时相邻敏感单元间的电荷共享收集 | 第46-50页 |
·超深亚微米器件单粒子翻转截面仿真结果及验证 | 第50-56页 |
·重离子引起单粒子翻转的翻转截面 | 第50-54页 |
·单位翻转截面、多位翻转截面与单粒子翻转截面之间的关系 | 第54-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论文总结 | 第58页 |
·展望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