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及职业倾向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引言第11-12页
2 文献综述第12-22页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综述第12-14页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内涵第12页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分析第12-14页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第14页
   ·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综述第14-19页
     ·父母教养方式的定义第14页
     ·父母教养方式的分类第14-17页
     ·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第17-18页
     ·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第18-19页
   ·职业倾向的研究综述第19-21页
     ·职业倾向的内涵第19页
     ·霍兰德职业性格模型第19-20页
     ·职业倾向的研究第20-21页
   ·职业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第21页
   ·社会适应能力与职业倾向的关系研究第21-22页
3 问题的提出第22-24页
   ·研究目的第22页
   ·研究意义第22-23页
     ·理论意义第22页
     ·实践意义第22-23页
   ·研究创新第23页
   ·研究假设第23-24页
4 研究方法第24-26页
   ·研究对象第24页
   ·研究工具第24-25页
     ·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第24页
     ·父母教养方式测量量表第24页
     ·霍兰德(Holland)职业倾向测评量表第24-25页
   ·实施过程及数据处理第25-26页
5 研究结果第26-35页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父母教养方式以及职业倾向各量表的信度检验结果第26页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人口学变量统计结果第26-29页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基本状况描述第26-27页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性别差异第27页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年级差异第27-28页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第28页
     ·分析与讨论第28-29页
   ·父母教养方式的人口学变量统计结果第29-32页
     ·父母家养方式的性别差异第29-30页
     ·父母教养方式的学科差异第30页
     ·父母亲文化程度对父亲教养方式的影响第30-31页
     ·分析与讨论第31-32页
   ·职业倾向的人口学变量统计结果与分析第32-35页
     ·职业倾向在性别上的差异第32-33页
     ·职业倾向在学科上的差异第33页
     ·职业倾向在农村和城市的差异第33页
     ·分析与讨论第33-35页
6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职业倾向的相关研究第35-41页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父母亲教养方式各维度的关系第35-36页
     ·大学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第35-36页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父母亲教养方式的回归分析第36页
   ·分析与讨论第36-37页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职业倾向的关系第37-38页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职业倾向的相关第37-38页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职业倾向的回归分析第38页
   ·分析与讨论第38页
   ·父母教养方式与职业倾向的关系研究第38-40页
     ·父母教养方式与职业倾向的相关第38-39页
     ·父母教养方式与职业倾向的回归分析第39-40页
   ·分析与讨论第40-41页
7 总分析与讨论第41-44页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基本状况的讨论第41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状况讨论第41-42页
   ·职业倾向的基本状况讨论第42页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讨论第42-43页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职业倾向的关系讨论第43页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职业倾向的关系讨论第43页
   ·研究的贡献与不足第43-44页
8 研究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附录 A第48-49页
附录 B第49-53页
附录 C第53-56页
附录 D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个案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下一篇:我国多校区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