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选题背景来源和意义 | 第7-8页 |
·选题的背景来源 | 第7-8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文献法 | 第9页 |
·定性分析法 | 第9-10页 |
·模型法 | 第10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0-11页 |
·分析角度上的创新 | 第10页 |
·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 | 第10-11页 |
第二章 跨国公司非股权安排相关理论 | 第11-20页 |
·基本概念 | 第11-13页 |
·跨国公司 | 第11页 |
·非股权安排 | 第11-13页 |
·相关理论 | 第13-20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13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3-15页 |
·博弈论 | 第15-20页 |
第三章 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及非股权安排下代理关系现状 | 第20-24页 |
·跨国公司组织结构 | 第20页 |
·组织结构概念 | 第20页 |
·组织结构职能演变 | 第20页 |
·跨国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 | 第20-22页 |
·控制方式 | 第20-21页 |
·影响跨国控制的因素 | 第21-22页 |
·母子公司之间非股权控制 | 第22页 |
·非股权安排下子公司与其代理人关系现状 | 第22-24页 |
·交易成本角度分析 | 第22-23页 |
·委托代理理论角度分析 | 第23-24页 |
第四章 跨国公司非股权安排博弈模型设计 | 第24-39页 |
·博弈论在跨国公司非股权安排的适用性分析 | 第24-26页 |
·现有的博弈模型不适于分析跨国公司与其代理人之间的关系 | 第24-26页 |
·跨国公司与其公司代理人之间博弈的实质分析 | 第26页 |
·力学原理在博弈模型的应用 | 第26-27页 |
·力矩对经济矩的启示 | 第26-27页 |
·杠杆均衡原理对博弈均衡的启示 | 第27页 |
·跨国公司与子公司代理人杠杆均衡博弈模型 | 第27-31页 |
·杠杆均衡博弈原理 | 第27-28页 |
·杠杆均衡博弈模型的表达式 | 第28-30页 |
·杠杆均衡博弈模型过程分析 | 第30-31页 |
·杠杆均衡博弈模型的特征 | 第31-32页 |
·杠杆均衡博弈模型的思想特征 | 第31页 |
·杠杆均衡博弈模型的经济学意义 | 第31页 |
·杠杆均衡博弈模型的社会特征 | 第31-32页 |
·杠杆均衡博弈模型中跨国公司价值矩的设计 | 第32-35页 |
·跨国公司经济矩的表达式设计 | 第32页 |
·跨国公司内部价值因素对Q_M的影响 | 第32-34页 |
·跨国公司“企业净资产价值”因素对Q_M取值的影响 | 第34页 |
·跨国公司其它因素对Q_M的影响 | 第34-35页 |
·杠杆均衡博弈模型中子公司代理人经济矩的设计 | 第35-39页 |
·子公司代理人经济矩表达式的设计 | 第35页 |
·子公司代理人价值分析 | 第35页 |
·各因素对子公司代理人经济矩设计中Qz的影响 | 第35-38页 |
·F_M,F_Z的确定,分析其对经济矩的影响 | 第38-39页 |
第五章 跨国公司非股权安排博弈模型实证分析 | 第39-43页 |
·跨国公司非股权安排博弈模型实证分析的调研情况 | 第39-40页 |
·中跨国公司概况 | 第39-40页 |
·委托代理人的概况 | 第40页 |
·杠杆均衡博弈模型分析跨国公司W_M与子公司代理人W_Z | 第40-43页 |
·跨国企业X公司的W_M分析 | 第40-41页 |
·子公司代理人W_Z分析 | 第41-42页 |
·比较X公司的W_M与子公司代理人的W_Z | 第42-43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43-44页 |
·创新之处 | 第43页 |
·不足之处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49页 |
附录1:求解F的过程 | 第47-48页 |
附录2:计算代理人对于跨国公司函数的过程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