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导论 | 第7-11页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7-9页 |
(二) 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0页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0-11页 |
二、军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基本问题 | 第11-22页 |
(一) 基本概念 | 第11-16页 |
1、突发事件 | 第11-12页 |
2、公共危机管理 | 第12-14页 |
3、应急管理 | 第14页 |
4、军地协同 | 第14-16页 |
(二) 军地协同处置公共危机的内涵 | 第16-22页 |
1、军地协同处置公共危机的科学性 | 第16-18页 |
2、军地协同处置公共危机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3、军地协同处置公共危机的社会基础 | 第19-22页 |
三、国内军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评析 | 第22-33页 |
(一) 国内军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的现状 | 第22-24页 |
1、完善了军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法律基础 | 第22-23页 |
2、组建了军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的专业力量 | 第23页 |
3、加强了军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的专业训练 | 第23-24页 |
(二) 国内军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存在的问题 | 第24-30页 |
1、军地协同应急法规制度建设不健全 | 第24-27页 |
2、军地协同应急指挥控制建设不完善 | 第27-29页 |
3、军地协同应急处置流程建设不科学 | 第29-30页 |
(三) 汶川地震军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1、汶川地震中军地协同基本情况 | 第30-31页 |
2、汶川地震中军地协同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四、发达国家军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启示 | 第33-41页 |
(一) 美国的军地协同应急体系建设 | 第33-37页 |
1、军地协同应急法制体系 | 第34-35页 |
2、军地协同应急处置流程 | 第35-37页 |
(二) 日本的军地协同应急体系建设 | 第37-39页 |
1、军地协同应急法制体系 | 第37-38页 |
2、军地协同应急处置流程 | 第38-39页 |
(三) 发达国家军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启示 | 第39-41页 |
五、构建我国军地协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议 | 第41-52页 |
(一) 加强军地协同应急法规制度建设 | 第41-43页 |
(二) 加强军地协同应急指挥控制建设 | 第43-46页 |
1、构建以地方为主导、军地分别指挥的联合指挥体系 | 第43-44页 |
2、构建科学顺畅的指挥响应机制 | 第44-45页 |
3、构建权威高效的联合指挥运行方式 | 第45-46页 |
(三) 加强军地协同信息共享机制建设 | 第46-48页 |
(四) 加强军地协同应急救援专业力量建设 | 第48-49页 |
1、组建专业救援力量 | 第48页 |
2、提高专业救援水平 | 第48-49页 |
3、强化专业力量规范 | 第49页 |
(五) 加强军地协同后勤物资应急保障建设 | 第49-50页 |
1、建立军地联合后勤物资保障供应平台 | 第49页 |
2、夯实军地联合后勤物资储备基础 | 第49-50页 |
(六) 加强军地联演联训机制建设 | 第50-52页 |
1、明确军地联演联训的机构分工 | 第50页 |
2、加强军地联演联训的专业训练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