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宋:北宋(960~1127年)论文

宋代郑州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绪论第11-19页
 一 选题意义第11-12页
 二 研究状况第12-14页
  (一) 相关论文第12-13页
  (二) 相关著作第13-14页
 三 创新之处第14-15页
 四 研究方法第15-19页
第一章 宋代郑州的行政区划第19-29页
 一 郑州政区的概况第20-23页
 二 郑州政区的沿革第23-25页
 三 郑州的废除和恢复第25-29页
第二章 宋代郑州的山川形胜第29-53页
 一 郑州的河流第29-34页
  (一) 汴河第30-31页
  (二) 惠民河第31-32页
  (三) 金水河第32-34页
 二 郑州的名胜第34-45页
  (一) 仆射陂第35页
  (二) 灵显王庙第35-37页
  (三) 开元寺塔第37-41页
  (四) 列子观第41-42页
  (五) 浮波亭第42-43页
  (六) 夕阳楼第43-45页
 三 新郑的风土人情第45-53页
  (一) 新郑的植物第47-48页
  (二) 朱弁的新郑生活第48-49页
  (三) 凤台寺塔第49-53页
第三章 宋代郑州的知州及其政事活动第53-67页
 一 宋代郑州知州的整体状况第53-56页
 二 宋代郑州知州的政事活动第56-62页
 三 宋代郑州知州补正第62-67页
第四章 宋代郑州的文化第67-79页
 一 郑州的文化积淀第67-68页
 二 宋代郑州的文化活动第68-72页
 三 宋代郑州官学的发展状况第72-73页
 四 宋代郑州的文化名人及其成就第73-79页
第五章 宋代郑州的经济第79-107页
 一 宋代郑州的几个经济要素第79-88页
  (一) 田地第79-80页
  (二) 物产第80-81页
  (三) 水利工程第81-83页
  (四) 原武监第83-85页
  (五) 贾谷山采石场第85-86页
  (六) 商税数额第86-88页
 二 唐宋郑州经济的对比第88-96页
  (一) 交通状况第89-92页
  (二) 各种经济因素的对比第92-94页
  (三) 唐宋诗文中的郑州印象第94-96页
 三 宋代郑州经济境况一般的分析第96-107页
  (一) 特殊的地理位置——宋代郑州发展经济的不利因素第96-102页
  (二) 政治性大于经济性——宋政府对郑州的关注第102-107页
第六章 宋代郑州的抗金斗争第107-113页
 一 战争的过程第107-109页
 二 战争失利的分析第109-113页
余论第113-115页
附录第115-128页
 宋代郑州大事记第115-117页
 征引论著第117-127页
  古籍第117-122页
  今人著作第122-124页
  论文第124-127页
 图、表目录第127-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宋靖康年间勤王部队研究
下一篇:政治控制视角下的秦汉身份继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