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控制视角下的秦汉身份继承制度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三) 创新及不足处 | 第15-17页 |
一 秦汉时期的宗祧继承 | 第17-33页 |
(一) 宗祧继承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 第18-27页 |
1. 祖先祭祀 | 第18-20页 |
2. 嫡长继承 | 第20-23页 |
3. 敬宗收族 | 第23-27页 |
(二) 宗祧继承对国家的政治影响 | 第27-33页 |
1. 嫡庶确立与国家的政治稳定 | 第27-29页 |
2. 宗族关系与国家政治 | 第29-33页 |
二 秦汉时期的爵位继承 | 第33-45页 |
(一) “后”的爵位继承办法 | 第33-35页 |
1. “后”的含义 | 第33-34页 |
2. “后”的爵位继承 | 第34-35页 |
(二) 非“后”诸子的爵位继承办法 | 第35-37页 |
(三) 女性的爵位继承权利 | 第37-40页 |
1. 女性可以拥有爵位 | 第37-39页 |
2. 女性继承爵位的条件限制 | 第39-40页 |
(四) 政治控制视角下的爵位继承原则 | 第40-45页 |
1. 嫡长继承原则 | 第40-42页 |
2. 置后次序上血亲优先,姻亲次之原则 | 第42-45页 |
三 秦汉时期的户主继承 | 第45-59页 |
(一) 户主继承人的范围 | 第45-47页 |
(二) 女性的户主继承权利 | 第47-52页 |
1. “女子为户毋后”情况下的继承 | 第48-50页 |
2. “寡”代户 | 第50-52页 |
(三) “户绝”情况下的户主继承 | 第52-54页 |
1. “户绝”的界定 | 第52页 |
2. 针对“户绝”的防范及补救措施 | 第52-54页 |
(四) 户主继承原则中透视出的国家政治控制意图 | 第54-57页 |
(五) 宗祧、爵位、户主继承的内在联系 | 第57-59页 |
四 秦汉国家对身份继承的主动介入 | 第59-65页 |
(一) 设置专门承办“置后”工作的机构 | 第59-61页 |
(二) “置后”程序严密 | 第61-65页 |
余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