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戏剧艺术论文--中国戏剧艺术论文--地方剧艺术论文

包头地区漫瀚剧的历史与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前言第9-12页
 一、 选题原因第9页
 二、 选题意义第9页
 三、 研究现状及主要论著第9-10页
 四、 资料来源第10页
 五、 研究方法第10页
 六、 难点和创新第10-12页
一、 漫瀚剧的形成第12-17页
 (一) 漫瀚剧形成的历史背景第12-13页
 (二) 漫瀚剧形成的文化背景第13-17页
  1、 漫瀚剧的命名第13-14页
  2、 漫瀚剧与二人台的关系第14页
  3、 包头地区历史文化对漫瀚剧的影响第14-17页
二、 漫瀚剧与其音乐体制第17-22页
 (一) 漫瀚剧的演艺组成第17-20页
  1、 漫瀚剧的主体是戏剧第17-19页
  2、 漫瀚剧的客体是兼有歌舞、器乐、说唱等艺术的综合形式第19-20页
 (二) 漫瀚剧的音乐体制第20-22页
三、 漫瀚剧经典剧目第22-33页
 (一) 《丰州滩传奇》的奠基石作用第22-23页
 (二) 《东瀛女》草原上绽开的新花第23-26页
  1、 剧情简介第23-24页
  2、 演员介绍第24-25页
  3、 艺术分析第25-26页
 (三) 《忠烈碑》走出低谷、与时俱进第26-29页
  1、 剧情简介第26-27页
  2、 重要演职人员第27页
  3、 改变循规蹈矩,独创个人风格第27-28页
  4、 不断成长,改变不足第28-29页
 (四) 大型现代剧《草原阿妈》真正的贴近群众生活第29-33页
  1、 剧情简介第30页
  2、 代表性人物第30-33页
四、 漫瀚剧的唱腔、伴奏乐器与漫瀚剧的演唱技能第33-47页
 (一) 漫瀚剧的唱腔第33-35页
  1、 唱腔的起源第33页
  2、 唱腔的特点第33-34页
  3、 唱腔的科学性第34-35页
 (二) 伴奏乐器第35-40页
  1、 打击乐的形成和发展第35-36页
  2、 主奏乐器“枚”的特点第36-40页
 (三) 漫瀚剧的演唱技能第40-47页
  1、 气息的控制第40-42页
  2、 共鸣腔体的运用第42-45页
  3、 吐字发音的重要性第45-47页
五、 漫瀚剧曲折发展的过程和前景的展望第47-53页
 (一) 漫瀚剧创建之初的情况第47-48页
 (二) 漫瀚剧中期的发展状况第48-49页
 (三) 漫瀚剧目前的发展近况第49-50页
 (四) 对漫瀚剧发展提出几点建议第50-53页
  1、 提高认识程度第51页
  2、 顺应时代要求第51页
  3、 坚持突破创新第51-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技法与民族元素的融合--钢琴组曲《“长短”的组合》创作及演奏分析
下一篇:《铺平大道通长安》艺术塑造与音乐表现--兼及民族歌剧声乐艺术的审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