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 ·选题缘由 | 第12页 |
| ·教育热点问题 | 第12页 |
|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 ·现实意义 | 第13页 |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 ·中华传统文化 | 第13-14页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第14-15页 |
| ·文化认同 | 第15页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 | 第15-16页 |
| ·西藏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 | 第16页 |
| ·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 ·研究设计 | 第20-22页 |
| ·思路和方法 | 第20页 |
| ·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20-21页 |
| ·创新点与不足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西藏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内容与意义 | 第22-31页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 第22-28页 |
| ·物质层面 | 第22-24页 |
| ·精神层面 | 第24-28页 |
| ·注意的问题 | 第28页 |
| ·意义 | 第28-31页 |
| ·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形成民族凝聚力 | 第28-29页 |
| ·有利于提升西藏中学生文化素养和培养其欣赏文化艺术的能力 | 第29页 |
| ·有利于促进西藏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昌都地区中学生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分析 | 第31-38页 |
| ·调查说明 | 第31页 |
| ·调查方法及范围 | 第31页 |
| ·问卷设计说明 | 第31页 |
|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31-35页 |
| ·认知表现 | 第31-32页 |
| ·情感表现 | 第32-33页 |
| ·行为表现 | 第33-35页 |
| ·总结 | 第35页 |
| ·原因分析 | 第35-38页 |
| ·西藏中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 第35-36页 |
| ·西藏中学生在课堂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况 | 第36-37页 |
| ·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情况 | 第37页 |
| ·总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西藏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可能 | 第38-45页 |
| ·文化认同理论 | 第38-40页 |
| ·文化认同的结构 | 第38-39页 |
| ·文化认同的机制 | 第39页 |
| ·文化认同的功能 | 第39-40页 |
| ·西藏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可能 | 第40-45页 |
| ·西藏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 | 第41页 |
| ·西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 第41-42页 |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的文化共性 | 第42-45页 |
| 第五章 西藏中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实施策略 | 第45-52页 |
| ·坚持三个原则 | 第45-46页 |
| ·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 | 第45-46页 |
|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的原则 | 第46页 |
| ·坚持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两条主线相统一的原则 | 第46页 |
| ·加快学校教育革新 | 第46-52页 |
|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材建设,并列入课程教学 | 第47-49页 |
| ·创新教学方法 | 第49页 |
| ·积极的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第49-50页 |
| ·建设一支专业的高水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队伍 | 第50-51页 |
| ·改革考试形式和评估方式 | 第51-52页 |
| 结束语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附录 | 第56-59页 |
| 发表论文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