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脊柱转移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翻译任务及文本介绍 | 第11-14页 |
1.1 翻译任务 | 第11页 |
1.2 文本分析 | 第11-14页 |
1.2.1 作者介绍 | 第11页 |
1.2.2 文本介绍 | 第11-12页 |
1.2.3 语言特征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脊柱转移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翻译过程 | 第14-20页 |
2.1 译前准备 | 第14-16页 |
2.1.1 查阅文献 | 第14-15页 |
2.1.2 阅读及分析平行文本 | 第15页 |
2.1.3 咨询医生 | 第15-16页 |
2.1.4 准备工具书 | 第16页 |
2.2 译中活动 | 第16-18页 |
2.2.1 初稿形成 | 第16页 |
2.2.2 对照修改 | 第16-17页 |
2.2.3 终稿审校 | 第17-18页 |
2.3 译后事项 | 第18-20页 |
2.3.1 自我评价 | 第18页 |
2.3.2 他人评价 | 第18-20页 |
第三章 《脊柱转移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翻译行为研究 | 第20-23页 |
3.1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 第20-21页 |
3.1.1 “功能对等”理论的内容及原则 | 第20-21页 |
3.1.2 “功能对等”理论的发展 | 第21页 |
3.2 “功能对等”理论在《脊柱转移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3.2.1 词汇层面 | 第21-22页 |
3.2.2 句式层面 | 第22页 |
3.2.3 篇章层面 | 第22-23页 |
第四章 《脊柱转移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案例分析 | 第23-43页 |
4.1 词汇翻译 | 第23-28页 |
4.1.1 普通词 | 第23-25页 |
4.1.2 专业术语 | 第25-26页 |
4.1.3 缩略语 | 第26-28页 |
4.2 句子翻译 | 第28-43页 |
4.2.1 长难句 | 第28-40页 |
4.2.2 被动句 | 第40-42页 |
4.2.3 否定句 | 第42-43页 |
总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5-46页 |
附录1 译文 | 第46-59页 |
附录2 原文 | 第5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