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公安管理法令论文

新时期中国执法者的素质状况与提升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页
绪论第8-12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第8-9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一、 研究目的第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10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0-11页
  一、 研究思路第10-11页
  二、 研究方法第11页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第11-12页
第一章 执法者素质研究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第12-20页
 第一节 执法者素质的相关概念界定第12-15页
  一、 执法者和执法者基本素质第12-14页
  二、 执法者的职业素质第14-15页
 第二节 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5-17页
 第三节 执法者素质建设的相关理论第17-20页
  一、 马克思的人本理论第17-18页
  二、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18页
  三、 邓小平关于执法者素质的思想第18-20页
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执法者素质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第20-30页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总体情况第20-26页
  一、 执法者的基本状况第20-21页
  二、 执法者素质的一般情况第21-26页
 第二节 执法者个体素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6-30页
  一、 执法者的执法理念模糊不清第26页
  二、 执法者的思想政治素质普遍较低第26-27页
  三、 执法者职业道德的缺失第27-28页
  四、 执法者的法律意识缺失第28-30页
第三章 提升执法者素质的思路与对策第30-38页
 第一节 提高执法者的执法理念第30-31页
 第二节 完善执法者队伍的准入和奖惩制度第31-32页
  一、 严格执法者队伍的准入制度第31页
  二、 严格执法者队伍的奖惩制度第31-32页
 第三节、加强执法者职业道德修养第32-34页
 第四节 提高执法队伍的法律素质第34-35页
  一、 执法者要有系统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第34页
  二、 加强执法者法律知识的培训第34-35页
  三、 加强执法者的法律实践情景的体验第35页
 第五节 建设多元监督体系第35-38页
  一、 建立多元化的监督主体第35-36页
  二、 建立多层次执法主体的联动机制第36-38页
结论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致谢第42-44页
附录 1 关于我国执法者素质情况的调查问卷第44-46页
附录 2 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节选)第46-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形势下的中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下一篇:环境侵权之诉举证责任分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