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企业技术管理论文

网络能力对KIBS中小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目录第7-10页
1 绪论第10-19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3页
     ·KIBS中小企业分析第10-11页
     ·突破性创新研究的兴起第11-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理论意义第13-14页
     ·实践意义第14页
   ·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第14-17页
     ·研究框架第14-15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5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15-17页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第17-19页
2 文献综述第19-37页
   ·网络能力的文献综述第19-26页
     ·企业网络理论第19-21页
     ·企业网络能力的概念第21-22页
     ·企业网络能力的理论模型第22-26页
   ·隐性知识获取的文献综述第26-30页
     ·隐性知识的分类第26-27页
     ·隐性知识的测量第27-29页
     ·影响隐性知识获取的因素第29-30页
   ·企业突破性创新的文献综述第30-35页
     ·突破性创新的概念第30页
     ·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的异同第30-32页
     ·突破性创新的类型第32页
     ·突破性创新的管理第32-34页
     ·KIBS中小企业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第34-35页
   ·网络能力、组织隐性知识获取与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的文献综述第35-37页
3 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第37-43页
   ·假设提出第37-41页
     ·网络能力与组织隐性知识获取的关系及假设第37-39页
     ·组织隐性知识获取与企业突破性绩效的关系及假设第39-40页
     ·网络能力与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关系及假设第40-41页
     ·组织隐性知识获取在网络能力对企业突破性绩效的作用中发挥中介影响的假设第41页
   ·模型构建第41-43页
4 调查问卷编制与数据分析方法第43-54页
   ·问卷编制规则第43页
   ·问卷编制过程第43-44页
   ·变量的定义和测量第44-46页
     ·网络能力的定义和测量第44-45页
     ·组织隐性知识获取维度的定义和测量第45-46页
     ·企业突破性创新维度的定义和测量第46页
   ·小样本测量第46-50页
     ·信度分析第46-49页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49-50页
   ·分析方法第50-54页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1页
     ·信度分析第51页
     ·效度分析第51-52页
     ·相关分析第52页
     ·多元回归分析第52页
     ·结构方程模型第52-54页
5 问卷的统计与分析第54-66页
   ·数据收集第54页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4-57页
     ·样本基本情况描述第54-55页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第55-57页
   ·信度分析第57-58页
   ·效度分析第58-64页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58-62页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62-64页
   ·相关分析第64页
   ·统计变量与各变量的变异数分析第64-66页
6 假设验证与模型评估第66-81页
   ·多元回归分析第66-68页
     ·组织根植型隐性知识获取对网络能力各维度的回归分析第66页
     ·组织文化型隐性知识获取对网络能力各维度的回归分析第66-67页
     ·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对组织隐性知识获取各维度的回归分析第67页
     ·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对网络能力各维度的回归分析第67-68页
   ·中介变量的验证第68-72页
     ·整体层面上组织隐性知识获取中介影响的验证第68-70页
     ·维度层面上组织隐性知识获取各维度中介影响的验证第70-72页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第72-81页
     ·初始模型分析结果第72-74页
     ·修正模型及其拟合结果第74-78页
     ·直接效果、间接效果与总效果分析第78-79页
     ·模型确立与假设检验结果第79-81页
7 结论与展望第81-87页
   ·结论第81-83页
     ·网络能力四维度对KIBS中小企业组织隐性知识获取有显著正向影响第81页
     ·组织隐性知识获取正向显著影响KIBS中小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第81-82页
     ·网络能力四维度对KIBS中小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第82页
     ·组织隐性知识获取在网络能力四维度与KIBS中小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影响第82-83页
   ·管理启示第83-84页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第84-87页
     ·研究局限性第84-85页
     ·研究展望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6页
附录一:调查问卷第96-98页
附录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98-99页
致谢第99-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始家族上市公司经理人特征与企业价值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基于FAHP的内外贸一体化企业供应链竞争力研究--来自安徽辉隆与浙江农资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