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理论论文

采用梯式轨枕轨道的城市轨道交通车桥动力响应分析及减振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45页
 提要第13页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第13-16页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第13页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情况第13-15页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况及趋势第15-16页
   ·城市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评价方法及控制措施第16-32页
     ·城市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及影响第16-19页
     ·环境振动评价标准第19-22页
     ·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控制第22-32页
   ·城市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第32-37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32-3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34-36页
     ·研究方法第36-37页
   ·城市高架轨道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计算模型第37-41页
     ·车辆模型第37-38页
     ·轨道模型第38-40页
     ·桥梁模型第40-41页
     ·车辆-轨道-桥梁耦合系统动力方程的数值积分方法第41页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第41-45页
     ·研究意义第41-43页
     ·研究内容第43-45页
第2章 梯式轨枕轨道动力特性研究第45-62页
 提要第45页
   ·梯式轨枕轨道概述第45-51页
     ·梯式轨枕轨道概念和设计原理第45-49页
     ·梯式轨枕轨道种类第49-51页
   ·梯式轨枕轨道模态分析第51-56页
     ·梯式轨枕轨道的有限元模型及计算工况第52-53页
     ·模态分析结果第53-56页
   ·单位梯式轨枕轨道试验室拟动力加载实验第56-60页
     ·简谐加载实验第56-59页
     ·冲击荷载加载试验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3章 北京地铁五号线现场实验第62-94页
 提要第62页
   ·工程背景第62-64页
   ·轨道不平顺测量第64-82页
     ·概述第64-67页
     ·测量方案第67-70页
     ·实测样本幅值统计第70-73页
     ·轨道不平顺功率谱分析第73-76页
     ·轨道不平顺功率谱拟合第76-81页
     ·小结第81-82页
   ·振动测试第82-94页
     ·测试方案第82-85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85-92页
     ·小结第92-94页
第4章 列车-梯式轨枕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模型第94-116页
 提要第94页
   ·车辆模型第94-103页
     ·基本假定第94-96页
     ·车辆运动方程的建立第96-103页
   ·轨道模型第103-109页
     ·钢轨模型第103-107页
     ·梯式轨枕模型第107-109页
   ·桥梁模型第109-111页
   ·车桥系统激励源第111-112页
   ·列车-轨道-桥梁系统动力平衡方程组第112-116页
第5章 计算实例与结果分析第116-141页
 提要第116页
   ·计算参数第116-118页
     ·桥梁参数第116-117页
     ·轨道参数第117页
     ·列车参数第117-118页
   ·桥梁模态分析第118-120页
   ·车辆-轨道-桥梁动力响应计算第120-129页
     ·积分步长的确定第120页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第120-125页
     ·梯式轨枕轨道和普通轨道数值模拟对比第125-128页
     ·数值模拟与实测结果对比第128-129页
   ·参数影响第129-139页
     ·车速对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系统的影响第130-132页
     ·单元轨枕长度对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系统的影响第132-134页
     ·减振垫刚度对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系统的影响第134-137页
     ·减振垫间距对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系统的影响第137-139页
   ·本章小结第139-141页
第6章 结论及展望第141-145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第141-143页
     ·主要工作内容第141-142页
     ·结论第142-143页
   ·展望第143-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5页
作者简历第155-159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社会保障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研究
下一篇:岩溶隧道防突厚度及突水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