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 ·IP智能与光层技术的融合趋势-IP/WDM | 第7-8页 |
| ·IP over WDM光网络体系结构 | 第8-11页 |
| ·IP over点到点WDM光网络 | 第8-9页 |
| ·IP over可重构WDM光网络 | 第9-11页 |
| ·IP over分组交换WDM光网络 | 第11页 |
| ·IP/WDM光网络中的几个研究方向 | 第11-13页 |
| ·本文内容安排及意义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IP over WDM光网络的业务疏导算法原理与现状 | 第15-25页 |
| ·IP/WDM光网络中业务流疏导问题和RWA问题 | 第15-18页 |
| ·业务疏导问题的产生 | 第15页 |
| ·复用技术在通信量疏导中的作用 | 第15-16页 |
| ·光网络的路由和波长分配 | 第16-18页 |
| ·动态业务流疏导算法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传统动态业务流模型的疏导算法分析 | 第18-19页 |
| ·持续时间已知的动态业务流模型的疏导算法分析 | 第19-20页 |
| ·预先规划业务流疏导算法分析 | 第20页 |
| ·静态业务流疏导算法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 ·单目标优化的静态业务流疏导算法分析 | 第20-21页 |
| ·多目标优化原理概述 | 第21-22页 |
| ·多目标优化的静态业务流疏导算法分析 | 第22-25页 |
| 第三章 IPoverWDM光网络动态业务流疏导算法研究 | 第25-37页 |
| ·IP/WDM网络模型 | 第25-28页 |
| ·OXC结点结构 | 第25-26页 |
| ·辅助图模型 | 第26-28页 |
| ·预先规划的动态业务流疏导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28-31页 |
| ·“传统”随机动态业务流疏导算法 | 第31-33页 |
| ·持续时间已知的动态业务流疏导算法DWG-HTA | 第33-37页 |
| ·延长链路占用时间 | 第33-34页 |
| ·链路预期拥塞度 | 第34页 |
| ·链路权值设置 | 第34-35页 |
| ·DWG-HTA算法工作流程 | 第35页 |
| ·算法举例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IP over WDM光网络静态业务流疏导的多目标优化算法研究 | 第37-55页 |
| ·静态逻辑拓扑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第37-42页 |
| ·模型定义 | 第37-40页 |
| ·模型求解ε-约束方法 | 第40-42页 |
| ·基于遗传的联合时延和拥塞的强度PARETO算法SPDC-GA | 第42-52页 |
| ·逻辑拓扑的编码和染色体的译码过程 | 第43-45页 |
| ·聚合适应度值的分配 | 第45-46页 |
| ·SPDC-GA算法进化操作 | 第46-49页 |
| ·外部种群的非劣解集更新 | 第49-52页 |
| ·外部种群规模控制方法 | 第52页 |
| ·SPDC-GA算法总体实现 | 第52-55页 |
| 第五章 算法软件实现与性能评估 | 第55-71页 |
| ·软件功能及其设计与实现 | 第55-59页 |
| ·软件功能 | 第55-56页 |
| ·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56-59页 |
| ·动态业务量疏导算法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59-63页 |
| ·仿真环境设置 | 第59页 |
| ·几种启发式算法间的性能对比 | 第59-63页 |
| ·MILP和DWG-HTA算法阻塞率对比 | 第63页 |
| ·静态业务流疏导的多目标算法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63-71页 |
| ·仿真环境设置 | 第63-64页 |
| ·SPDC-GA与其它启发式算法性能对比 | 第64-67页 |
| ·SPDC-GA算法与数学模型理论Pareto解的对比 | 第67-71页 |
| 全文总结 | 第71-75页 |
| 致谢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