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防撞杆及挡风玻璃对行人损伤防护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行人安全保护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1-17页 |
·行人事故调查研究 | 第11-12页 |
·损伤生物力学与行人保护法规 | 第12-13页 |
·基于行人防护技术的汽车安全性设计 | 第13-15页 |
·防撞杆对行人损伤影响的研究 | 第15-17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第2章 颅脑与下肢损伤生物力学 | 第18-25页 |
·头部与下肢的解剖学结构 | 第18-20页 |
·头部解剖学结构 | 第18-19页 |
·下肢解剖学结构 | 第19-20页 |
·颅脑与下肢的损伤机理及形式 | 第20-22页 |
·颅脑损伤机理及形式 | 第20-21页 |
·下肢损伤机理及形式 | 第21-22页 |
·人体损伤评价及耐受限度 | 第22-24页 |
·人体损伤评价方法 | 第22-23页 |
·颅脑及下肢损伤耐受限度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汽车/防撞杆-行人事故调查及重建研究 | 第25-40页 |
·深入的行人事故调查研究 | 第26-27页 |
·深入的行人事故调查基本流程 | 第26页 |
·深入的行人事故调查方式 | 第26-27页 |
·汽车/防撞杆一行人事故重建方法 | 第27-36页 |
·PC-Crash和MADYMO软件介绍 | 第28-30页 |
·行人事故案例描述 | 第30-32页 |
·重建模型建立 | 第32-36页 |
·事故重建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36-39页 |
·行人动态响应 | 第36-37页 |
·损伤参数输出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防撞杆参数对行人下肢及头部损伤影响分析 | 第40-53页 |
·防撞杆结构介绍 | 第40-42页 |
·防撞杆材料对小腿损伤影响 | 第42-48页 |
·研究方法 | 第42-43页 |
·模型建立 | 第43-45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防撞杆几何参数对行人下肢及头部损伤影响 | 第48-52页 |
·研究方法 | 第48-49页 |
·模型建立 | 第49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基于事故分析的头部-挡风玻璃碰撞损伤研究 | 第53-65页 |
·概述 | 第53-55页 |
·方法和材料 | 第55-59页 |
·事故信息 | 第55-56页 |
·挡风玻璃模型 | 第56-57页 |
·人体颅脑有限元模型 | 第57-58页 |
·EEVC成人头锤模型 | 第58-59页 |
·事故重建与损伤重建 | 第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4页 |
·事故案例重建结果(事故1) | 第59-62页 |
·挡风玻璃对头部损伤影响分析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