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 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10-12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 研究方法和论文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一、 贵霜王朝时期中亚地区佛教兴盛的原因 | 第15-24页 |
(一) 贵霜王朝时期中亚地区佛教兴盛的内因 | 第15-18页 |
1、 大乘佛教教义及自身特性是贵霜时期中亚地区佛教兴盛的根本因素 | 第15-16页 |
2、 佛教教义本身与希腊思想(主要是伊壁鸠鲁哲学思想)具有相通性 | 第16页 |
3、 贵霜佛教兴盛与自身和平传教的方式有关 | 第16-17页 |
4、 佛教的一些思想主张迎合了人们的心理和统治者的需求 | 第17-18页 |
5、 大乘佛教的“多神论及偶像崇拜”特征也是促进兴盛的关键 | 第18页 |
(二) 贵霜王朝时期中亚地区佛教兴盛的外因 | 第18-24页 |
1、 经济是贵霜王朝时期佛教发展的物质基础 | 第18-19页 |
2、 政治稳定为佛教兴盛提供良好的环境 | 第19-20页 |
3、 中亚各种文化的营养元素是贵霜佛教兴盛的文化基础 | 第20-22页 |
4、 贵霜社会各阶层人士是中亚地区大乘佛教兴盛的重要原因 | 第22-24页 |
二、 贵霜王朝时期中亚地区佛教的兴盛状况 | 第24-29页 |
(一) 大贵霜时期 | 第24-26页 |
1、 丘就却统治时期 | 第24页 |
2、 迦腻色迦统治时期 | 第24-25页 |
3、 “三王”执政时期 | 第25-26页 |
4、 瓦苏提婆统治时期 | 第26页 |
(二) 小贵霜时期 | 第26-27页 |
附图 | 第27-29页 |
三、 贵霜王朝时期中亚地区佛教兴盛产生影响 | 第29-40页 |
(一) 对贵霜王朝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 第29-31页 |
1、 贵霜佛教文化对贵霜王朝对商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 第29-30页 |
2、 贵霜王朝时期佛教对社会政治稳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第30页 |
3、 贵霜王朝时期佛教对古中亚宗教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 第30-31页 |
(二) 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 第31-39页 |
1、 贵霜王朝时期中亚地区佛教对中国古代哲学影响非常之大 | 第31-32页 |
2、 贵霜佛教对中国伦理道德也有很深的影响 | 第32-33页 |
3、 贵霜佛教东传进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绘画、音乐艺术 | 第33页 |
4、 贵霜佛教东渐丰富了中国石窟艺术,尤其对云冈石窟影响最为深刻 | 第33-39页 |
附图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