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音论文--中古语音(魏晋南北朝―宋语音)论文

影印宋版《碛砂藏》随函音义声类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绪论第9-15页
   ·本课题的研究理由及意义第9页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第9-14页
     ·佛经音义研究现状第9-11页
     ·唐五代、宋时期音韵研究现状第11-13页
     ·吴语研究现状第13-14页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要点第14页
     ·研究目标第14页
     ·研究内容第14页
     ·研究要点第14页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第14-15页
     ·描写法和归纳统计法第14页
     ·系联法第14页
     ·比较法第14-15页
第1章 《碛砂藏》简介与声母系联第15-35页
   ·《碛砂藏》简介及其他第15-17页
     ·佛教与音韵学第15-16页
     ·《碛砂藏》简介第16-17页
     ·《碛砂藏》的研究价值第17页
   ·《碛砂藏》声母系联第17-30页
     ·系联条例第17-18页
     ·声类系联第18-30页
   ·反切上字统计第30-35页
第2章 声母的分合及其变化第35-64页
   ·唇音第35-40页
     ·轻唇切重唇第35-37页
     ·重唇切轻唇第37-39页
     ·轻唇各纽之间的参差第39页
     ·重唇、轻唇之间的参差第39-40页
   ·舌音第40-44页
     ·舌头切舌上第40-41页
     ·舌上切舌头第41-42页
     ·舌上音互切第42页
     ·泥娘母互切第42-44页
   ·全浊声母清化第44-64页
     ·全浊声母与全清声母混用第44-53页
     ·全浊声母转与次清声母混用第53-57页
     ·浊音清化规律表第57-64页
第3章 特殊用例第64-98页
   ·章组、庄组声母的混用第64-68页
     ·昌母、初母混用第64-65页
     ·庄母、章母混用第65页
     ·书母、生母混用第65-66页
     ·崇母切章母第66页
     ·昌母、崇母混用第66页
     ·书母与其他声母的混用第66页
     ·禅母与其他声母的混用第66-68页
   ·见组、精组混用第68页
     ·见母、精母混用第68页
     ·见母、清母混用第68页
     ·见母、从母混用第68页
     ·群母、从母混用第68页
     ·溪母、心母混用第68页
     ·溪母、邪母混用第68页
   ·知组、端组、见组混用第68-70页
   ·知组、端组、精组混用第70-71页
   ·庄组、章组、见组混用第71-73页
   ·庄组、章组、精组混用第73-76页
   ·章组、庄组、知组、端组混用第76-81页
     ·章组、知组混用第76-78页
     ·章组、端组混用第78-79页
     ·庄组、知组混用第79-80页
     ·庄组、端组混用第80页
     ·章组、知组、端组混用第80页
     ·章组、庄组、端组混用第80-81页
   ·送气、不送气声母的部分混用第81-88页
     ·帮母、滂母混用第81-82页
     ·非母、敷母混用第82-83页
     ·见母、溪母混用第83-85页
     ·端母、透母混用第85页
     ·知母、彻母混用第85-86页
     ·精母、清母混用第86-87页
     ·庄母、初母混用第87页
     ·章母、昌母混用第87-88页
   ·影组声第88-96页
     ·影组声母内部的混用第88-90页
     ·影组、见组混用第90-93页
     ·影组、精组混用第93-95页
     ·影母与其他声母的混用第95-96页
   ·禅母、日母混用第96页
   ·泥娘母、来母与日母的混用第96-98页
     ·泥娘母、来母混用第96页
     ·泥娘母、日母混用第96-97页
     ·泥娘母、疑母混用第97-98页
第4章 声类系统之比较第98-103页
结语第103-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0页
致谢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敦煌愿文集》复音词研究
下一篇:《宋书》比较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