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天线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信号发送、辐射系统论文

方向图可重构天线单元及其在阵列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7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5页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5-24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第24-27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24-26页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26-27页
第二章 方向图可重构天线单元研究第27-50页
   ·引言第27-28页
   ·微波开关及直流偏置网络第28-34页
     ·微波开关的一些特性第28-33页
     ·微波开关的直流偏置网络第33-34页
   ·方向图可重构的微带八木天线设计第34-38页
     ·方向图可重构微带八木天线结构第35页
     ·开关直流偏置第35-36页
     ·仿真与实验结果第36-38页
   ·方向图可重构的微带八木天线的改进第38-46页
     ·改进的方向图可重构微带八木天线结构第39页
     ·改进的方向图可重构微带八木天线馈电结构第39-40页
     ·双面平衡传输线特性第40-41页
     ·渐变传输线变换器特性第41-42页
     ·仿真结果第42-46页
   ·宽角覆盖的方向图可重构天线设计第46-49页
     ·宽角覆盖的方向图可重构天线结构第46-47页
     ·仿真与测试结果第47-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基于二元阵列模型的方向图可重构天线设计第50-76页
   ·引言第50页
   ·加载二元阵列的相位计算公式第50-53页
   ·二单元折叠振子阵列特性第53-62页
     ·二单元阵列天线结构第53-54页
     ·无加载时二单元阵列特性第54-55页
     ·加载时二单元阵列特性第55-62页
       ·单个振子存在并加载时的振子表面电流相位特性第55-56页
       ·加载二元阵列的方向图特性第56-58页
       ·加载二元阵列的振子表面电流相位特性第58-60页
       ·加载二元阵列的扫描特性第60-62页
     ·设计方向图可重构天线的一般方法第62页
   ·基于差波束天线的方向图可重构天线设计第62-74页
     ·菱形缝隙方向图可重构天线的设计第63-69页
       ·菱形缝隙方向图可重构天线的结构第63-65页
       ·仿真与测试结果第65-69页
     ·变形 LSPRA 天线设计第69-72页
     ·Z 字形方向图可重构天线的设计第72-74页
   ·基于和波束天线的方向图可重构天线设计第74-75页
   ·小结第75-76页
第四章 基于方向图可重构天线的阵列研究第76-115页
   ·引言第76-77页
   ·阵列有源单元方向图特性第77-80页
   ·基于方向图可重构天线的平面阵列研究第80-91页
     ·H 面的稀布阵列研究第80-89页
       ·稀布阵列特性第80-82页
       ·阵元的布阵第82-83页
       ·仿真和测试结果第83-89页
     ·E 面的均匀线阵研究第89-91页
   ·基于方向图可重构天线的共形阵列研究第91-103页
     ·母线方向扫描特性排列第92-96页
       ·天线单元在圆柱形共形载体上母线方向的特性第92-93页
       ·阵列在圆柱形共形载体上母线方向的特性第93-96页
     ·寄生振子阵列在圆锥形载体母线方向的特性第96-99页
     ·阵列在圆柱形载体水平面的特性第99-103页
   ·加载容抗的等间距阵列研究第103-113页
     ·依次加载容抗的等间距阵列第104-109页
     ·周期加载容抗的等间距阵列第109-113页
   ·小结第113-115页
第五章 共形阵列方向图综合第115-135页
   ·引言第115-116页
   ·三种优化算法简介第116-124页
     ·蔓延野草算法的简介第116-119页
     ·粒子群算法的简介第119-121页
     ·混合蔓延野草和粒子群算法的介绍第121-122页
     ·三种优化算法的比较第122-124页
   ·共形阵列方向图综合第124-134页
     ·共形阵列结构第124-125页
     ·仿真结果第125-132页
       ·适应度函数选取第125页
       ·阵元的相位优化第125-127页
       ·阵元的幅值优化第127-132页
     ·测试结果第132-134页
   ·小结第134-135页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第135-138页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第135-136页
   ·本文下一步工作的展望第136-138页
附录一 天线增益的计算第138-139页
致谢第139-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48-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型模糊系统理论及应用
下一篇:宽带小型化天线及阵列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