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第12-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第15-16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框架思路图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区域创新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建设情况分析 | 第19-26页 |
·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及结构 | 第19页 |
·研究型大学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 第19-22页 |
·研究型大学的内涵 | 第19-20页 |
·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 | 第20-22页 |
·研究型大学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22-25页 |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趋势 | 第23-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区域创新体系中研究型大学的作用与问题分析 | 第26-36页 |
·研究型大学的功能分析 | 第26-28页 |
·研究型大学功能的内涵分析 | 第26页 |
·研究型大学的传统功能分析 | 第26-27页 |
·研究型大学的创新功能分析 | 第27-28页 |
·区域创新体系中研究型大学的作用分析 | 第28-30页 |
·研究型大学是区域知识创新的中坚力量 | 第28-29页 |
·研究型大学是区域技术转移的引领者 | 第29页 |
·研究型大学是区域产业化发展的辐射源 | 第29-30页 |
·研究型大学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者 | 第30页 |
·区域创新体系中研究型大学面临的问题分析 | 第30-35页 |
·研究型大学知识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1-32页 |
·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2-33页 |
·研究型大学科技园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区域创新体系中研究型大学作用的实证研究 | 第36-43页 |
·样本及指标选取 | 第36-38页 |
·样本选取 | 第36页 |
·指标选取 | 第36-38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38-39页 |
·研究思路 | 第38页 |
·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分析过程及结果 | 第39-41页 |
·回归分析及结果 | 第39-40页 |
·因子分析及结果 | 第40页 |
·协整分析及结果 | 第40-41页 |
·研究结论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区域创新体系中研究型大学的作用模式研究 | 第43-52页 |
·区域创新体系中研究型大学知识创新的作用模式研究 | 第43-46页 |
·研究型大学知识创新的内涵 | 第43页 |
·区域创新体系中研究型大学知识创新的作用表现 | 第43-44页 |
·区域创新体系中研究型大学知识创新的作用模式 | 第44-46页 |
·区域创新体系中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的作用模式研究 | 第46-48页 |
·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的内涵 | 第46页 |
·区域创新体系中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的作用表现 | 第46-47页 |
·区域创新体系中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的作用模式 | 第47-48页 |
·区域创新体系中研究型大学科技园的作用模式研究 | 第48-51页 |
·研究型大学科技园的内涵 | 第48页 |
·区域创新体系中研究型大学科技园的作用表现 | 第48-49页 |
·区域创新体系中研究型大学科技园的作用模式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6章 增强区域创新体系中研究型大学作用的对策研究 | 第52-62页 |
·增强研究型大学知识创新作用的对策 | 第52-55页 |
·政府层面 | 第52-53页 |
·企业层面 | 第53-54页 |
·研究型大学层面 | 第54-55页 |
·增强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作用的对策 | 第55-58页 |
·政府层面 | 第55-56页 |
·企业层面 | 第56-57页 |
·研究型大学层面 | 第57-58页 |
·增强研究型大学科技园作用的对策 | 第58-61页 |
·政府层面 | 第58页 |
·研究型大学层面 | 第58-60页 |
·大学科技园层面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