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劳动经济论文--劳动经济理论论文

基于信息化的我国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以湖北恩施为例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绪论第13-20页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3-15页
  (一) 选题背景第13-14页
  (二) 研究意义第14-15页
 二、 相关文献综述第15-18页
  (一) 国外相关研究第15-16页
  (二) 国内相关研究第16-18页
 三、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8-20页
  (一) 研究内容第18页
  (二) 研究方法第18-19页
  (三) 创新之处第19页
  (四) 不足和需要完善之处第19-20页
第一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信息化相关理论基础第20-27页
 一、 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第20-21页
  (一) 早期人力资本思想第20页
  (二)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第20-21页
 二、 农村信息化内涵分析第21-23页
  (一) 农村信息化内涵第21-22页
  (二) 农村信息化的内容和结构第22-23页
  (三) 农村信息化的特点第23页
 三、 人力资源开发与信息化的交互作用第23-27页
  (一) 信息化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利影响第23-25页
  (二) 人力资源开发对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的影响第25-27页
第二章 民族地区农村信息化与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问题第27-34页
 一、 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问题第27-30页
  (一) 农村人力资源丰富第27-28页
  (二) 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第28-29页
  (三) 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科技素质较低第29页
  (四) 外出务工劳动力比重大第29-30页
  (五) 农村人才严重短缺,流失严重第30页
 二、 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第30-32页
  (一) 自然、地理因素限制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第30页
  (二) 经济基础薄弱影响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第30-31页
  (三) 传统风俗习惯导致民族地区农民的自我开发意识不强第31页
  (四) 职业教育薄弱制约人力资源开发第31-32页
 三、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状况第32-34页
  (一) 政府宣传力度较大第32页
  (二) 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初步建立第32-33页
  (三) 农村村务管理信息化取得一定进展第33页
  (四) 远程教育网络发展势态良好第33页
  (五)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第33-34页
第三章 信息化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相关性分析第34-51页
 一、 指标体系与基础数据基本情况第34-37页
  (一) 指标体系及其构建依据第34-35页
  (二) 数据基本情况第35-37页
 二、 恩施人力资源开发与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第37-44页
 三、 恩施人力资源开发、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性分析第44-49页
 四、 农村信息化与人力资源开发交互制约的困境第49-51页
第四章 基于信息化的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路径思考第51-56页
 一、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的观念第51页
 二、 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和远程教育第51-53页
  (一)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础教育第51-52页
  (二) 发展农村远程教育第52-53页
 三、 基于信息技术推进农村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第53页
  (一) 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带动农村专业教育第53页
  (二) 适应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农村初中级职业教育第53页
 四、 推动农村资源重组,投资打造人力资源开发信息化共享平台第53-54页
  (一) 利用乡村学校已有的信息设施资源,推动资源共享和人才增值第53页
  (二) 补贴和资助引进更先进的科技设备,实现农村信息体系稳步升级第53-54页
  (三) 引进科技信息人才,培养农民信息人才第54页
  (四) 整合涉农部门资源,引入大专院校和企业建立后台资源支撑第54页
 五、 依托信息技术加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力度第54页
 六、 加强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提升信息意识和自我开发意识第54-56页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录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化背景下的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源流分析的我国退役军官安置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