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2页 |
| ABSTRACT | 第12-1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21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14-18页 |
| ·新经济时代的检测工作环境 | 第14-15页 |
| ·我国质检机构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 ·我国质检行业管理工作的特点及要求 | 第16-17页 |
| ·南阳市检测中心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 第17-18页 |
|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8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9-21页 |
| ·论文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9页 |
| ·论文研究的思路 | 第19-21页 |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21-43页 |
| ·质量管理基础理论 | 第21-30页 |
| ·实验室产品质量形成的基本规律 | 第21-23页 |
| ·检测实验室的质量形成过程 | 第23-24页 |
| ·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 第24-26页 |
| ·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在实验室中应用 | 第26-30页 |
| ·质量管理体系 | 第30-32页 |
| ·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 | 第30页 |
| ·为什么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 第30-31页 |
| ·质量管理体系应具有的特性 | 第31-32页 |
|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化历程 | 第32-3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33-35页 |
| ·ISO/IEC 17025:2005标准的简介 | 第35-36页 |
| ·ISO/IEC17025的现实意义 | 第36-37页 |
|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步骤 | 第37-43页 |
|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与设计 | 第37-40页 |
|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 第40-41页 |
| ·质量管理体系的试运行 | 第41-42页 |
| ·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与评审 | 第42-43页 |
| 第3章 检测中心质量体系运行状况及分析评价 | 第43-67页 |
| ·南阳市检测中心概况 | 第43-44页 |
| ·南阳市检测中心简介 | 第43页 |
| ·实验室的基本条件 | 第43-44页 |
| ·现行质量体系产生的背景 | 第44页 |
| ·南阳市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 | 第44-57页 |
| ·实验室质量方针 | 第44页 |
| ·实验室目标 | 第44-45页 |
| ·实验室各室职能、要素 | 第45-46页 |
| ·管理者的职责 | 第46页 |
| ·质量文件的控制 | 第46-48页 |
| ·服务客户的合同标书的管理 | 第48-49页 |
| ·校准/检测的分包的程序 | 第49-51页 |
| ·服务商的选择和供应品的采购 | 第51-52页 |
| ·全方位服务客户 | 第52-53页 |
| ·顾客抱怨的处理 | 第53-54页 |
| ·不合格工作的控制 | 第54-55页 |
| ·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 第55-56页 |
| ·加强预防措施 | 第56-57页 |
| ·工作记录的控制 | 第57页 |
| ·我单位管理体系的评价与分析 | 第57-67页 |
| ·选择客户满意度调查表作为评价工具 | 第58页 |
| ·通过内部审核对管理体系进行评价 | 第58-61页 |
| ·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调查、评价与分析 | 第61-67页 |
| 第4章 南阳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方案的设计和实效 | 第67-86页 |
| ·体系改进的建议和对策 | 第67-68页 |
| ·改变管理理念,调整组织构架 | 第68-70页 |
| ·完善工作流程,堵塞管理漏洞 | 第70-72页 |
| ·改进工作的技术保障措施 | 第72-81页 |
| ·人员技术培训 | 第72-75页 |
| ·加强设备管理 | 第75-78页 |
| ·改进技术操作规范 | 第78-81页 |
| ·持续改进 | 第81-83页 |
| ·改进方案的评价 | 第83-86页 |
| ·改进后体系的有效性 | 第83-85页 |
| ·改进后质量体系的特点 | 第85-86页 |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第86-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