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阶级、阶层论文

中国新兴社会阶层崛起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绪论第11-16页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二、研究现状概述第12-14页
 三、总体思路与基本框架第14-15页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5-16页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主要内容以及阶级、阶层的概念第16-22页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主要内容第16-17页
 二、阶级、阶层的概念第17-22页
  (一) 阶级和阶层的概述第17-18页
  (二) 我国新兴社会阶层的界定第18-19页
  (三) 我国新兴社会阶层的分类第19-22页
第二章 中国新兴社会阶层的历史变迁及其概况第22-29页
 一、中国新兴社会阶层的产生的历史背景第22-25页
  (一) 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阶层结构第22页
  (二)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第22-24页
  (三) 中国现阶段社会阶层结构新变化的原因分析第24-25页
  (四)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趋势第25页
 二、中国新兴社会阶层的概况第25-29页
  (一) 中国新兴社会阶层的特征第25-27页
  (二) 中国当代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第27-29页
第三章 中国新兴社会阶层对党执政基础的影响及挑战第29-36页
 一、新兴社会阶层的发展和崛起对党的执政基础的有利影响第29-31页
  (一) 新兴社会阶层的发展和崛起,有利于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第29-30页
  (二) 新兴社会阶层的发展和崛起,有利于对于他们对政治参与产生极大热情,从而推动了我国政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第30页
  (三) 新兴社会阶层的发展和崛起,有利于我国社会结构明晰合理,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组织的有序管理,代表更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第30页
  (四) 新兴社会阶层的发展和崛起,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整个社会发展的持续提供动力第30-31页
 二、新兴社会阶层的发展和崛起对党的执政基础的不利影响及挑战第31-36页
  (一) 新兴社会阶层的发展和崛起,导致我国社会结构中各种利益矛盾加剧第31-32页
  (二) 新兴社会阶层的发展和崛起,导致社会阶层间的流动加速,影响党的组织基础发展第32-33页
  (三)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导致我国社会阶层结构位序发生错位,这对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提出新考验第33-34页
  (四) 新兴社会阶层的发展,对我国现有政治体制提出挑战第34-36页
第四章 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扩大党的执政群众基础第36-42页
 一、进一步增强党执政的理论基础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新兴社会阶层的引导第36-38页
 二、进一步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第38-39页
 三、进一步推进社会建设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从制度体制上整合各阶层之间的利益第39-40页
 四、进一步以广泛社会载体为依托,多途径推进新兴社会阶层的社会化改革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马克思“跨越”理论难题的破解--以生产力为主线
下一篇: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思想及其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