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马克思“跨越”理论难题的破解--以生产力为主线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6页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4页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以及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第14-16页
第一章 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设想与现实障碍第16-23页
 一、马克思“跨越”理论设想的产生第16-19页
  (一) 马克思“跨越”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第16-18页
  (二) 马克思“跨越”理论的具体内容第18-19页
 二、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及面临的现实难题第19-23页
  (一) 列宁: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第20-21页
  (二) 斯大林:“斯大林模式”的全面推行第21-23页
第二章 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实践对“跨越”理论实践难题的破解第23-35页
 一、毛泽东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第23-26页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前提第23-24页
  (二) 提出学习西方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第24页
  (三) 探索发展生产力的实践路径第24-25页
  (四)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发动一定程度阻碍了对生产力的跨越第25-26页
 二、邓小平的生产力跨越发展思想及其对“跨越”理论的重大突破18第26-32页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明确了我国当前的发展道路第27-28页
  (二)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第28-29页
  (三) 引进外资,学习资本主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第29-30页
  (四) 经济特区成为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交流的窗口第30-31页
  (五)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第31-32页
 三、江泽民、胡锦涛对生产力跨越发展的进一步深化第32-35页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路径探析第35-44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主要问题第35-38页
  (一) 现实社会问题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冲突第35-36页
  (二) 市场经济尚未成熟第36-37页
  (三) 过分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第37-38页
 二、未来中国经济改革的路径探讨第38-44页
  (一) 可持续发展成为必然的选择第38页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第38-40页
  (三) 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第40-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低感觉寻求青少年对戒烟广告的认知反应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下一篇:中国新兴社会阶层崛起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