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一、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一章 信仰与信仰教育基本概念 | 第13-24页 |
第一节 信仰概述 | 第13-16页 |
一、信仰的内涵 | 第13-14页 |
二、信仰的作用 | 第14-16页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其本质 | 第16-20页 |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确立 | 第17-19页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点 | 第19-20页 |
第三节 信仰教育与大学生信仰教育 | 第20-24页 |
一、信仰教育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 第20-21页 |
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 第24-31页 |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及其特征 | 第24-27页 |
一、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主流是积极健康的 | 第24-25页 |
二、大学生主流信仰的背后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原因分析 | 第27-31页 |
一、对大学生信仰主流的原因分析 | 第27-28页 |
二、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对策 | 第31-41页 |
第一节 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信仰教育 | 第31-34页 |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 | 第31-32页 |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程,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第32-34页 |
三、在多元信仰中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信仰地位 | 第34页 |
第二节 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环境建设 | 第34-36页 |
一、注重家庭美德建设,营造一个和谐安宁的家庭环境 | 第34-35页 |
二、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 第35-36页 |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信仰教育的社会基础 | 第36页 |
第三节 积极拓宽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途径 | 第36-41页 |
一、深入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 第36-37页 |
二、占领网络教育阵地 | 第37-39页 |
三、加强和扩大基层组织影响力 | 第39-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个人简历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