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研究思路、方法 | 第11页 |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页 |
| ·农民工的界定 | 第12页 |
| ·农民工市民化的界定 | 第12页 |
| ·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 第12-14页 |
| 第三章 陕西省农民工的现状和问题 | 第14-22页 |
| ·农民工的特点 | 第14-17页 |
| ·年龄结构年轻化 | 第14页 |
| ·男性多于女性 | 第14-15页 |
| ·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 第15-16页 |
| ·务工地点不稳定 | 第16-17页 |
| ·外出务工从事行业宽泛 | 第17页 |
| ·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7-22页 |
| ·经济方面 | 第17-19页 |
| ·政治方面 | 第19页 |
| ·人权方面 | 第19-20页 |
| ·社会态度方面 | 第20页 |
| ·公共服务方面 | 第20页 |
| ·供求关系方面 | 第20-21页 |
| ·自身文化素质和环境方面 | 第21-22页 |
| 第四章 陕西省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27页 |
| ·推进因素分析 | 第22-25页 |
| ·农民工市民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 第22-23页 |
| ·有利于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 | 第23-24页 |
| ·农民工进城务工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 第24-25页 |
| ·抑制因素分析 | 第25-27页 |
| ·户籍制度 | 第25页 |
| ·农民工组织化程度较低 | 第25-26页 |
| ·政府部门管理和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26页 |
| ·法律制度的不健全 | 第26-27页 |
| 第五章 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 第27-36页 |
| ·户籍制度改革 | 第27-28页 |
| ·减小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差距 | 第27页 |
| ·建立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 第27页 |
| ·消除障碍 | 第27-28页 |
| ·推进就业 | 第28-30页 |
| ·统筹城乡就业 | 第28-29页 |
| ·强化劳动契约关系 | 第29-30页 |
| ·加大劳动保障监督执法力度 | 第30页 |
| ·推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 | 第30页 |
|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第30-32页 |
| ·重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 第31页 |
| ·健全保险体系 | 第31页 |
|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 第31-32页 |
| ·加强农村土地政策改革 | 第32页 |
| ·优化劳务输出途径 | 第32页 |
| ·重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 第32-33页 |
| ·合理安排现有教育资源 | 第32-33页 |
| ·设立专门学校 | 第33页 |
| ·发挥民办学校作用 | 第33页 |
| ·健全义务教育经费的流转机制 | 第33页 |
| ·坚持以人为本 | 第33-34页 |
| ·确定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 | 第33-34页 |
| ·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 | 第34页 |
| ·落实国家住房政策 | 第34页 |
| ·对农民工进行科学化管理 | 第34-36页 |
| ·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 第34页 |
| ·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素质 | 第34-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 致谢 | 第38-39页 |
| 作者简介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