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曹植游仙诗与朝鲜李春英游仙诗比较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研究的范围与方法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曹操、曹植与李春英生平及游仙诗创作概况 | 第15-21页 |
| ·曹操生平及游仙诗创作概况 | 第15-16页 |
| ·曹植生平及游仙诗创作概况 | 第16-17页 |
| ·李春英生平及游仙诗创作概况 | 第17-21页 |
| 第三章 曹操、曹植与李春英游仙诗内容比较 | 第21-45页 |
| ·曹操、曹植与李春英游仙诗内容的相同点 | 第21-32页 |
| ·追仙延寿 | 第21-28页 |
| ·颂仙抒情 | 第28-32页 |
| ·曹操、曹植与李春英游仙诗内容的不同点 | 第32-45页 |
| ·曹操咏仙感怀 | 第33-37页 |
| ·曹植借仙抒愤 | 第37-39页 |
| ·李春英羡仙悟道 | 第39-45页 |
| 第四章 曹操、曹植与李春英游仙诗的艺术特征比较 | 第45-77页 |
| ·诗风的比较 | 第45-53页 |
| ·诗风的相同点 | 第45-48页 |
| ·诗风的不同点 | 第48-53页 |
| ·语言特色的比较 | 第53-62页 |
| ·语言上的相同点 | 第53-57页 |
| ·语言上的不同点 | 第57-62页 |
| ·表现手法的比较 | 第62-77页 |
| ·表现手法的相同点 | 第62-71页 |
| ·表现手法的不同点 | 第71-77页 |
| 第五章 曹操、曹植与李春英游仙诗比较研究的价值 | 第77-80页 |
| ·文学价值 | 第77-78页 |
| ·美学价值 | 第78-80页 |
| 第六章 结语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 谢辞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