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本文研究问题 | 第10-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物理需求研究 | 第12-15页 |
·物理需求 | 第12-13页 |
·物理需求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物理素养研究 | 第15-19页 |
·物理素养 | 第15-17页 |
·物理素养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农村少数民族初中毕业回乡青年物理需求及素养研究 | 第19-22页 |
·农村少数民族初中毕业回乡青年 | 第19-20页 |
·本文开展的农村少数民族初中毕业回乡青年物理需求及素养研究 | 第20-22页 |
第3章 理论溯源 | 第22-27页 |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 | 第22-23页 |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 | 第23-24页 |
·郭元祥的“新生活教育”理论 | 第24-25页 |
·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生活观念 | 第25-27页 |
第4章 农村布朗族和傈僳族初中毕业回乡青年物理需求调查研究 | 第27-40页 |
·调查目的 | 第27页 |
·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 第27页 |
·调查对象 | 第27页 |
·调查内容及方法 | 第27页 |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7-39页 |
·普遍需要的物理知识 | 第33-34页 |
·需要定量掌握的物理知识 | 第34页 |
·需求较少的物理知识 | 第34-35页 |
·物理需求比较 | 第35-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第5章 农村布朗族和傈僳族初中毕业回乡青年物理素养调查研究 | 第40-49页 |
·调查目的 | 第40页 |
·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 第40页 |
·调查对象 | 第40页 |
·调查内容及方法 | 第40页 |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40-47页 |
·农村少数民族初中毕业回乡青年物理水平 | 第40-43页 |
·农村少数民族初中毕业回乡青年对自然界的认识情况 | 第43-45页 |
·农村少数民族初中毕业回乡青年应用物理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情况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第6章 讨论及建议 | 第49-56页 |
·讨论 | 第49-52页 |
·建议 | 第52-56页 |
第7章 结束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发表论文 | 第59-60页 |
附录1 | 第60-64页 |
附录2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