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上海城市水源地蓝藻暴发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管理体系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目录第12-17页
图名目录第17-20页
表名目录第20-22页
1 绪论第22-31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22-23页
     ·研究背景第22-23页
     ·选题意义第23页
   ·研究进展与评述第23-27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23-2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26-27页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第27页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27-31页
     ·研究基础第27-28页
     ·研究目标第2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8-29页
     ·论文框架第29-31页
2 上海城市供水格局变迁及水源地水环境特征第31-49页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第31页
   ·上海水源地分布及供水格局的变迁及发展趋势第31-36页
     ·20世纪上海水源地分布及供水格局第31-32页
     ·21世纪上海水源地供水格局及其发展第32-34页
     ·上海市水源保护区的演变历程第34-36页
   ·上海城市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特征及面临问题第36-48页
     ·黄浦江上游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特征第36-41页
     ·长江口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特征第41-43页
     ·郊区(县)分散型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特征第43-47页
     ·上海城市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3 上海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蓝藻暴发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淀山湖为例第49-90页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第49-50页
     ·淀山湖蓝藻暴发内在因素的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第49-50页
     ·淀山湖蓝藻暴发诱发因素的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第50页
   ·区域概况第50-58页
     ·自然地理第50-51页
     ·气象水文第51-52页
     ·社会经济第52-53页
     ·水环境特征第53-58页
   ·淀山湖蓝藻暴发的内在因素及其成因分析第58-78页
     ·湖体内外源输入量变化致使净输入量持续增加第58-67页
     ·营养盐累积为蓝藻暴发提供充足的营养条件第67-70页
     ·淀山湖生态系统退化导致湖体自净能力受损第70-78页
     ·蓝藻暴发内在成因综合分析第78页
   ·淀山湖蓝藻暴发的诱发因素及其耦合分析第78-89页
     ·淀山湖蓝藻暴发的历史过程及空间格局第78-81页
     ·淀山湖蓝藻易发期的环境因素变化特征第81-87页
     ·淀山湖蓝藻暴发的诱因耦合分析第87-89页
   ·本章小结第89-90页
4 上海长江口水源地蓝藻暴发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青草沙水源地为例第90-122页
   ·区域概况第90-91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90页
     ·气候气象第90-91页
     ·河流水系第91页
     ·径流第91页
     ·青草沙水源地建设概况第91页
   ·长江口水域水质状况与压力特征第91-95页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第91-92页
     ·长江口水质的总体状况分析第92-93页
     ·长江口地区潜在污染源第93-95页
   ·青草沙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第95-113页
     ·室外调查方案与和室内分析方法第95-98页
     ·青草沙水库浮游植物变化的背景特征第98-103页
     ·青草沙水库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特征第103-113页
   ·青草沙水库影响蓝藻生长的环境因素第113-120页
     ·室内模拟方案及装置设计第113-116页
     ·稳态条件中环境因素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第116-119页
     ·连续流条件中环境因素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第119-120页
   ·本章小结第120-122页
5 上海城市水源地蓝藻暴发预警的时间特征指数评估探讨第122-136页
   ·上海城市水源地蓝藻暴发风险的室内模拟第122-129页
     ·材料与方法第122页
     ·结果与讨论第122-129页
     ·小结第129页
   ·基于时间特征指数的上海城市水源地蓝藻暴发风险评估第129-135页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第129-131页
     ·评估指标及标准分级第131-134页
     ·评估公式及评估结果第134-135页
   ·本章小结第135-136页
6 上海城市水源地蓝藻控制的管理体系研究第136-149页
   ·淀山湖环境管理调控体系:基于蓝藻暴发控制及应急响应第136-143页
     ·控制原理与控制方向第136-137页
     ·控制手段与策略第137-138页
     ·核心手段之一:应急响应控藻措施第138-139页
     ·核心手段之二:湖泊生态修复措施第139-140页
     ·淀山湖生态修复方案设计第140-142页
     ·淀山湖富营养化防治的适应性环境管理机制探讨第142-143页
   ·青草沙环境管理调控体系:基于蓝藻暴发预警及防控技术第143-148页
     ·封闭型水源地建立蓝藻预警及防控体系的必要性第143页
     ·青草沙水源地蓝藻暴发预警体系初探第143-147页
     ·青草沙水源地蓝藻暴发防控体系初探第147-148页
   ·本章小结第148-149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49-152页
   ·主要结论第149-151页
   ·研究展望第151-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58页
青草沙水库藻类名录第158-163页
致谢第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城市湖泊富营养化及其原位修复初步研究
下一篇:组合式白腐真菌反应器处理实际染料废水过程中生态结构和功能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