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课题背景及起源 | 第10-13页 |
| ·课题的背景 | 第10-12页 |
| ·选题的目的 | 第12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课题相关内容研究状况 | 第13-16页 |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4-16页 |
| ·概念介绍 | 第16-19页 |
| ·办公建筑 | 第16-18页 |
| ·太阳能 | 第18-19页 |
| ·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框架 | 第19-21页 |
|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9-20页 |
| ·课题研究的框架 | 第20-21页 |
| 第2章 办公建筑能耗状况及节能途径分析 | 第21-37页 |
| ·办公建筑能耗状况分析 | 第21-30页 |
| ·欧洲OFFICE项目调查统计数据参照 | 第21-23页 |
| ·我国办公建筑能耗调研与分析 | 第23-30页 |
| ·办公建筑节能设计途径 | 第30-36页 |
| ·优化建筑空间 | 第30-31页 |
| ·提高围护结构保温性能 | 第31-35页 |
| ·开发新能源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3章 寒地办公建筑太阳能利用动因 | 第37-45页 |
| ·寒地区域太阳能资源分布 | 第37-41页 |
| ·寒地区域的界定 | 第37-38页 |
| ·寒地区域太阳能分布 | 第38-39页 |
| ·太阳能利用方式介绍 | 第39-41页 |
| ·太阳能技术在办公建筑中应用的优劣性分析 | 第41-43页 |
| ·优越性 | 第41-42页 |
| ·缺陷性 | 第42-43页 |
| ·太阳能技术在办公建筑中应用的基本原则及问题分析 | 第43-44页 |
| ·基本原则 | 第43页 |
| ·问题分析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4章 太阳能技术在办公建筑总体设计上的应用 | 第45-63页 |
| ·建筑的布局与选址 | 第45-51页 |
| ·建筑的布局 | 第45-50页 |
| ·建筑的选址 | 第50-51页 |
| ·建筑的体形系数 | 第51-59页 |
| ·体形系数的确定 | 第51-55页 |
| ·建筑形体与太阳辐射分析 | 第55-58页 |
| ·针对太阳能利用的体形系数设计原则 | 第58-59页 |
| ·建筑的朝向 | 第59-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5章 太阳能技术在办公建筑单体设计上的应用 | 第63-87页 |
| ·办公建筑空间特征分析 | 第63-65页 |
| ·太阳能利用基本方式及适用范围分析 | 第65-78页 |
| ·传统被动式应用 | 第65-66页 |
| ·主动型被动式应用 | 第66-73页 |
| ·主动式应用 | 第73-78页 |
| ·太阳能技术与建筑一体化的整体设计 | 第78-85页 |
| ·基本论述 | 第78页 |
| ·基本方式 | 第78-82页 |
| ·注意事项 | 第82-84页 |
| ·优化设计策略 | 第84-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 第6章 案例研究 | 第87-98页 |
| ·案例一:德国SCIENCE PARK | 第87-90页 |
| ·工程简介 | 第87页 |
| ·设计理念 | 第87-88页 |
| ·节能目标 | 第88页 |
| ·太阳能利用手段 | 第88-90页 |
| ·案例二:RWE AG Headquarters(如图6-6,如图6-7) | 第90-92页 |
| ·工程简介 | 第90-91页 |
| ·设计理念 | 第91页 |
| ·太阳能利用手段 | 第91-92页 |
| ·案例三: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伍威权楼) | 第92-97页 |
| ·工程简介 | 第92-93页 |
| ·方案介绍 | 第93-94页 |
| ·设计目标 | 第94页 |
| ·太阳能利用手段 | 第94-96页 |
| ·太阳能控制手段 | 第96-97页 |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 结论 | 第98-99页 |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