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2页 |
1.1 论题的提出 | 第7-10页 |
1.1.1 能源运输研究的必要性 | 第7页 |
1.1.2 运输方式的选择既是合理运输的需要,也是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的重要任务 | 第7-9页 |
1.1.3 项目评价便捷方法的创新和应用是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论研究的方向 | 第9-10页 |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能源供应与能源运输状况分析 | 第12-23页 |
2.1 世界能源储量与能源供应 | 第12-14页 |
2.1.1 世界能源消费与需求 | 第12-13页 |
2.1.2 世界能源资源与储量 | 第13-14页 |
2.2 我国能源供应与发展趋势 | 第14-17页 |
2.3 我国能源运输状况分析 | 第17-23页 |
2.3.1 我国能源运输状况 | 第17-19页 |
2.3.2 我国能源运输方式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 第19-23页 |
第三章 油气水上运输与管道运输比较分析 | 第23-35页 |
3.1 油气水上运输业的发展及现状 | 第23-26页 |
3.1.1 世界油气水运业的发展及现状 | 第23-24页 |
3.1.2 我国油气水运业的发展及现状 | 第24-26页 |
3.2 油气管道运输业的发展、现状 | 第26-30页 |
3.2.1 世界管道运输业的发展及现状 | 第26-27页 |
3.2.2 我国管道运输业的发展及现状 | 第27-30页 |
3.3 油气管道运输与水上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点极其比较 | 第30-33页 |
3.3.1 油气管道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 | 第30-31页 |
3.3.2 油气水上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 | 第31-33页 |
3.3.3 油气水上运输与管道运输的技术经济比较 | 第33页 |
3.4 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布局调整对水上油气运输的影响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油气管道项目与水上运输项目方案比选方法研究 | 第35-51页 |
4.1 合理运输方式评价标准与方法 | 第35-36页 |
4.1.1 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的原则 | 第35页 |
4.1.2 运输方式合理分工的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4.2 运输方式优势判定模型 | 第36-37页 |
4.2.1 优势判定模型 | 第36-37页 |
4.3 运输方式项目综合评价方法评述 | 第37-40页 |
4.3.1 运输方式项目综合评价概述 | 第37-38页 |
4.3.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法 | 第38-40页 |
4.4 L系数体系及其引进 | 第40-47页 |
4.5 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项目综合评价的方法 | 第47-51页 |
第五章 油气管道运输与水上运输项目方案比选的实证分析——方法论在东海平湖油气田管道项目评价中的应用 | 第51-64页 |
5.1 项目背景 | 第51-52页 |
5.2 L系数方法在管道工程财务评价中的应用 | 第52-56页 |
5.3 应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管道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 第56-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71页 |
后 记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附 录 | 第74-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