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发展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7页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4页
 二、相关文献综述第14-15页
 三、论文框架与研究思路第15页
 四、论文主要贡献与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15-17页
第二章 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发展第17-31页
 第一节 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演进第17-21页
  一、市场参与者的演进过程第17-20页
  二、信用风险市场金融工具的演进第20-21页
 第二节 信用风险定价方法的演进第21-25页
  一、传统的信用风险定价方法第22-23页
  二、现代信用风险定价方法第23-25页
 第三节 国际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发展现状第25-27页
 第四节 我国信用市场发展现状第27-31页
第三章 信用风险转移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经济学考察第31-45页
 第一节 信用风险转移对商业银行的积极作用第31-38页
  一、按信用风险买卖关系的主体分析第31-33页
  二、按市场参与者类型分析第33-37页
  三、对金融体系的积极作用第37-38页
 第二节 信用风险转移对商业银行的消极影响第38-41页
  一、信用风险转移加剧了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第38-40页
  二、信用风险转移市场与商业银行的道德风险第40-41页
 第三节 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体系的影响第41-45页
第四章 信用风险转移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两个案例第45-61页
 第一节 信用风险转移与次贷危机第45-51页
  一、次级贷款的过度发放是造成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第46-48页
  二、基于资产证券化产品上的二级证券化导致了信用风险的放大第48-50页
  三、次贷危机的教训第50-51页
 第二节 信用风险转移在中国商业银行中的应用第51-56页
  一、开元2005-1 ABS介绍第51-55页
  二、本次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情况第55-56页
 第三节 发展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意义第56-61页
  一、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第56-58页
  二、发展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积极意义第58-61页
第五章 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发展下商业银行监管的改进第61-69页
 第一节 国外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监管的演进第61-64页
  一、证券化产品的监管演进第61-63页
  二、信用衍生品的监管内容第63-64页
 第二节 信用风险转移与商业银行监管的挑战第64-66页
  一、市场的复杂性第64页
  二、过分依赖评级机构第64-65页
  三、模型风险第65页
  四、流动性风险第65页
  五、操作、法律和声誉风险第65-66页
  六、其他方面的问题第66页
 第三节 信用风险转移与商业银行监管的改进第66-69页
  一、对信用风险出售方的监管第66-67页
  二、对信用风险购买方的监管第67页
  三、对我国发展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建议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后记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式学习中的教师作用研究
下一篇:我国发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