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语语法变异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图表索引 | 第8-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6页 |
| ·问题的缘起 | 第10-14页 |
| ·语法变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 第14-20页 |
| ·语法变异研究的概念与假设 | 第20-22页 |
| ·语料的选取与研究步骤 | 第22-26页 |
| 第二章 词法变异 | 第26-53页 |
| ·重叠 | 第26-39页 |
| ·附加 | 第39-46页 |
| ·复合 | 第46-50页 |
| ·小结 | 第50-53页 |
| 第三章 实词变异 | 第53-84页 |
| ·名词 | 第53-60页 |
| ·数词 | 第60-61页 |
| ·量词 | 第61-67页 |
| ·代词 | 第67-73页 |
| ·动词 | 第73-79页 |
| ·形容词 | 第79-82页 |
| ·小结 | 第82-84页 |
| 第四章 虚词变异 | 第84-112页 |
| ·副词 | 第84-94页 |
| ·介词 | 第94-97页 |
| ·连词 | 第97-100页 |
| ·助词 | 第100-106页 |
| ·语气词 | 第106-108页 |
| ·小结 | 第108-112页 |
| 第五章 动词谓语句变异 | 第112-138页 |
| ·"有+VP"的使用 | 第112-117页 |
| ·"VP+中"的使用 | 第117-120页 |
| ·"V+过"的使用 | 第120-122页 |
| ·"V+回"的使用 | 第122-127页 |
| ·"V到C"的使用 | 第127-132页 |
| ·语序的差异 | 第132-136页 |
| ·小结 | 第136-138页 |
| 第六章 句法格式变异 | 第138-160页 |
| ·判断句 | 第138-142页 |
| ·疑问句 | 第142-145页 |
| ·差比句 | 第145-149页 |
| ·双宾句 | 第149-150页 |
| ·"把"字句 | 第150-152页 |
| ·"被"字句及其他句式 | 第152-157页 |
| ·小结 | 第157-160页 |
| 第七章 篇章变异 | 第160-181页 |
| ·关联词的使用差异 | 第160-169页 |
| ·照应成分的使用差异 | 第169-173页 |
| ·评价成分的使用差异 | 第173-179页 |
| ·小结 | 第179-181页 |
| 第八章 结语 | 第181-188页 |
| ·研究结论 | 第181-184页 |
|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第184-188页 |
| 注释 | 第188-1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92-200页 |
| 附录1 "新加坡华语语法变异研究"语料来源 | 第200-202页 |
| 附录2 "新加坡华语语法变异研究"调查问卷 | 第202-205页 |
| 问卷(一) | 第202-203页 |
| 问卷(二) | 第203-205页 |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205-206页 |
| 后记 | 第206-2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