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完成及发表论文目录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标准模型和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 | 第12-55页 |
§1.1 标准模型(SM) | 第12-14页 |
§1.1.1 电弱统一模型(Weinberg-Salam model)简介 | 第12-14页 |
§1.2 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简介 | 第14-25页 |
§1.2.1 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中的场 | 第14-15页 |
§1.2.2 最小超标准对称模型的拉氏量 | 第15-18页 |
§1.2.3 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中的Higgs部分 | 第18-22页 |
§1.2.4 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中的标量费米子部分 | 第22-23页 |
§1.2.5 Chargino和Neutralino部分 | 第23-25页 |
§1.3 R宇称 | 第25-31页 |
§1.4 SPA方案 | 第31-35页 |
§1.4.1 SPA方案的约定以及程序基础 | 第31-32页 |
§1.4.2 SPA方案的任务 | 第32-34页 |
§1.4.3 参考点SPSla′ | 第34-35页 |
§1.5 最小超对称标准模型的重整化 | 第35-55页 |
§1.5.1 规范玻色子部分 | 第37-40页 |
§1.5.2 Higgs部分 | 第40-47页 |
§1.5.3 费米子部分 | 第47-51页 |
§1.5.4 标量夸克和标量轻子部分 | 第51-55页 |
第二章 直线对撞机简介 | 第55-64页 |
§2.1 γγ对撞机简介 | 第56-58页 |
§2.2 直线对撞机上Higgs的产生和探测 | 第58-61页 |
§2.3 相空间运动学 | 第61-64页 |
第三章 MSSM下直线对撞机上top夸克对产成的R宇称破坏效应 | 第64-80页 |
§3.1 相关的理论和费曼图 | 第65-67页 |
§3.2 解析计算 | 第67-72页 |
§3.2.1 过程e~+e~-→t(?)的计算 | 第68-69页 |
§3.2.2 过程e~+e~-→γγ→t(?)的计算 | 第69-72页 |
§3.3 数据结果和讨论 | 第72-80页 |
第四章 光子光子对撞机上带电Higgs粒子对产生的一圈超对称修正 | 第80-100页 |
§4.1 e~+e~-→γγ→H~+H~-及其一圈辐射修正 | 第81-86页 |
§4.1.1 最低阶树图截面 | 第81-82页 |
§4.1.2 圈图虚修正 | 第82-84页 |
§4.1.3 γγ→H~+H~-过程的实光子辐射修正 | 第84-86页 |
§4.1.4 母过程e~+e~-→γγ→H~+H~-的计算 | 第86页 |
§4.2 数值结果与讨论 | 第86-100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100-102页 |
附录 | 第102-105页 |
附录A 三线性项R_p相关的费曼规则 | 第102-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