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董事自我交易的基本理论 | 第10-18页 |
第一节 董事自我交易的概念 | 第10-14页 |
第二节 董事自我交易的构成要件 | 第14-15页 |
第三节 董事自我交易的种类和特征 | 第15-18页 |
一、董事自我交易的种类 | 第15-17页 |
二、董事自我交易的特征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董事自我交易法律规制的法理基础 | 第18-28页 |
第一节 董事与公司的关系 | 第18-21页 |
一、信托关系说 | 第18-19页 |
二、代理关系说 | 第19-20页 |
三、代理与信托关系兼有说 | 第20页 |
四、委任关系说 | 第20-21页 |
第二节 董事的忠实义务 | 第21-25页 |
一、董事对公司所负的民事义务体系 | 第21-22页 |
二、董事忠实义务与注意义务的区别 | 第22-23页 |
三、董事忠实义务的内容 | 第23-25页 |
四、我国对董事忠实义务的相关规定 | 第25页 |
第三节 董事自我交易法律规制的价值目标 | 第25-28页 |
一、维护安全的交易秩序 | 第26页 |
二、促进公正公平的交易结果 | 第26-27页 |
三、兼顾效益和效率的实现 | 第27页 |
四、有限地承认公司自治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域外公司法对董事自我交易规制的探讨 | 第28-46页 |
第一节 美国公司法对董事自我交易的规制 | 第28-34页 |
一、1984 年《示范公司法》第8. 31 条的相关规定——实体公正原则 | 第28-30页 |
二、1989 年《示范公司法》第8.60-8.63 条——程序公正原则 | 第30-34页 |
第二节 英国公司法对董事自我交易的规制 | 第34-36页 |
第三节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公司法对董事自我交易的规制 | 第36-40页 |
一、法国公司法对董事自我交易的规制 | 第36-37页 |
二、日本公司法对董事自我交易的规制 | 第37-38页 |
三、韩国公司法对董事自我交易的规制 | 第38-39页 |
四、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对董事自我交易的规制 | 第39-40页 |
第四节 比较法视野下的董事自我交易法律规制体系 | 第40-46页 |
一、董事自我交易的适用范围 | 第41页 |
二、披露程序——内容和形式 | 第41-42页 |
三、批准程序 | 第42-43页 |
四、实体公正的审查 | 第43-44页 |
五、董事责任 | 第44-46页 |
第四章 我国公司法对董事自我交易规制的立法现状及完善 | 第46-55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司法对董事自我交易规制的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46-49页 |
一、1993 年《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 第46-47页 |
二、2005 年修改后《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 第47-48页 |
三、我国《公司法》存在的问题 | 第48-49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董事自我交易规制的建议 | 第49-55页 |
一、扩大董事自我交易的适用范围 | 第50页 |
二、明确董事自我交易的例外情况 | 第50-51页 |
三、明确规定董事的披露义务 | 第51页 |
四、变更主要批准机关 | 第51-52页 |
五、表决权回避制度 | 第52页 |
六、明确生效要件 | 第52-53页 |
七、董事的民事法律责任 | 第53-54页 |
八、董事责任的免除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