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引言 | 第11页 |
·生物信息学与基因组研究 | 第11-14页 |
·基因的电子克隆 | 第12页 |
·蛋白质结构预测 | 第12页 |
·候选基因分析方法 | 第12-13页 |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 第13-14页 |
·牛肉质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 | 第14页 |
·肥胖基因 | 第14-15页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基因 | 第15-16页 |
·黑色素皮质激素受体-4基因 | 第16页 |
·钙激活蛋白酶Ⅰ基因 | 第16页 |
·钙蛋白酶抑制蛋白基因 | 第16-17页 |
·肌肉生成抑制素基因 | 第17页 |
·LPL基因和HSL基因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脂肪的合成与分解 | 第17-18页 |
·脂蛋白脂酶与LPL基因 | 第18-20页 |
·激素敏感脂酶与HSL基因 | 第20-21页 |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37页 |
·实验材料 | 第23-28页 |
·DNA样品 | 第23页 |
·组织样品 | 第23-2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工具酶及主要试剂 | 第25页 |
·主要药品及试剂的配制 | 第25-27页 |
·主要分子生物学数据库及软件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28-37页 |
·候选基因cDNA完整CDS区序列的克隆方法 | 第28-31页 |
·候选基因SNPs筛查方法 | 第31-34页 |
·标记与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34-3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7-60页 |
·LPL、HSL基因的克隆、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7-45页 |
·总R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37页 |
·LPL基因的CDS克隆与序列鉴定 | 第37-39页 |
·牛LPL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分析与同源鉴定 | 第39-41页 |
·HSL基因的CDS克隆与序列鉴定 | 第41-43页 |
·牛HSL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分析与同源鉴定 | 第43-45页 |
·LPL、HSL基因的遗传变异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45-60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效果 | 第45-46页 |
·LPL基因的分子遗传多态性分析 | 第46-55页 |
·HSL基因的分子遗传多态性分析 | 第55-56页 |
·LPL基因的SNP位点的群体遗传学分析 | 第56-58页 |
·LPL基因的遗传变异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58-60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60-66页 |
·讨论 | 第60-64页 |
·关于样品采集保存和牛脂肪组织RNA的提取 | 第60页 |
·关于RT-PCR技术和PCR产物的克隆 | 第60-61页 |
·关于CDS的克隆和推导分析 | 第61页 |
·关于牛与人、鼠等物种间基因结构和编码区序列的保守性 | 第61-62页 |
·关于PCR引物的设计及优化 | 第62-63页 |
·关于SNPs的筛查与鉴定 | 第63页 |
·关于基因多态性 | 第63-64页 |
·SNPs与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64页 |
·结论 | 第64页 |
·创新点 | 第64-65页 |
·下一步要进行的工作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