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3-21页 |
·引言 | 第13页 |
·奶牛乳房炎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奶牛乳房炎概述 | 第13-14页 |
·奶牛乳房炎的诊断与SCS | 第14-15页 |
·奶牛乳房炎的候选基因研究 | 第15页 |
·TLRs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TLR的结构和分布 | 第15-16页 |
·TLR的成员及其识别对象 | 第16页 |
·TLRs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 | 第16-17页 |
·TLRs与临床疾病 | 第17-18页 |
·TLRs间的协同作用 | 第18页 |
·TLR2基因简介 | 第18-19页 |
·TLR2基因结构与分布 | 第18页 |
·TLR2基因参与识别的病原体类型 | 第18-19页 |
·NFKB1基因简介 | 第19-20页 |
·NF-κB的构成 | 第19页 |
·NF-κB的活化 | 第19-20页 |
·NF-κB参与调控的基因表达 | 第20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36页 |
第一部分 试验材料 | 第21-24页 |
·血样、奶样的采集 | 第21页 |
·数据的收集 | 第21页 |
·主要试剂及来源 | 第21-22页 |
·其它试剂的配制 | 第22页 |
·菌株和克隆载体 | 第22-23页 |
·主要试验设备及来源 | 第23-24页 |
第二部分 主要试验方法 | 第24-35页 |
·基因SNPs研究 | 第24-29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检测 | 第24-25页 |
·PCR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5-27页 |
·PCR扩增条件 | 第27页 |
·PCR产物的检测 | 第27页 |
·PCR产物的纯化回收 | 第27-28页 |
·序列测定 | 第28页 |
·酶切 | 第28页 |
·统计方法与分析软件 | 第28-29页 |
·候选基因cDNA全长序列的克隆 | 第29-35页 |
·引物设计 | 第29页 |
·总RNA提取 | 第29-30页 |
·RNA的甲醛凝胶电泳 | 第30页 |
·RACE技术 | 第30-31页 |
·RACE、RT-PCR产物的纯化、克隆、鉴定和测序 | 第31-34页 |
·序列测定 | 第34页 |
·DNA序列同源性检索鉴定 | 第34-35页 |
第三部分 基因的组织表达谱研究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6-54页 |
第一部分 候选基因cDNA全长序列的克隆 | 第36-42页 |
·总RNA的提取效果 | 第36页 |
·NFKB1基因的RACE结果和cDNA序列分析 | 第36-37页 |
·NFKB1基因内含子和外显子的拼接位点 | 第37-38页 |
·NFKB1基因氨基酸序列推导 | 第38-41页 |
·NFKB1推导蛋白系统树构建 | 第41页 |
·牛NFKB1推导蛋白质的保守域预测 | 第41-42页 |
第二部分 TLR2基因SNPs研究结果 | 第42-53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效果 | 第42-43页 |
·TLR2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乳房炎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43-53页 |
·TLR2基因385位点多态性及其与乳房炎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43-47页 |
·TLR2基因398位点多态性及其与乳房炎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47-50页 |
·TLR2基因1884位点多态性及其与乳房炎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50-53页 |
第三部分 牛TLR2和NFKB1基因表达谱分析 | 第53-54页 |
第四章 讨论与小结 | 第54-60页 |
·讨论 | 第54-58页 |
·样品的采集、保存 | 第54页 |
·总RNA提取和基因克隆 | 第54-55页 |
·关于NFKB1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55页 |
·PCR反应 | 第55-56页 |
·关于实验牛群体和GLM | 第56-57页 |
·关于TLR2与奶牛体细胞评分的关系 | 第57页 |
·TLR2和NFKB1基因表达谱分析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基因克隆 | 第58页 |
·基因SNPs研究 | 第58-59页 |
·基因表达谱分析 | 第59页 |
·创新点 | 第59页 |
·下一步要进行的工作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历 | 第65-66页 |
附录1 GenBank收录的TLR2 gene mRNA信息 | 第66-71页 |
附录2 GenBank收录的NFKB1 gene mRNA信息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