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语表 | 第1-4页 |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 前言 | 第7-8页 |
| 综述 | 第8-32页 |
| 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 | 第8-14页 |
| 异位妊娠的诊断 | 第14-19页 |
| 异位妊娠的治疗 | 第19-29页 |
| 中医学对异位妊娠的认识 | 第29-32页 |
| 临床研究 | 第32-39页 |
| 临床资料 | 第32-34页 |
| 诊疗标准 | 第34-36页 |
| 研究方法 | 第36-39页 |
| 结果 | 第39-44页 |
| 一 两组临床疗效 | 第39页 |
| 二 两组治疗后第7日血β-HCG下降率情况及血β-HCG下降到正常所需要的时间 | 第39-40页 |
| 三 两组盆腔异位妊娠包块及子宫直肠陷凹积液完全吸收的情况 | 第40-42页 |
| 四 两组月经恢复正常的时间的比较 | 第42页 |
| 五 两组患侧输卵管通畅性检测结果的比较 | 第42-43页 |
| 六 毒副作用的比较 | 第43-44页 |
| 讨论 | 第44-52页 |
| 扶正祛瘀法的立法依据 | 第44-46页 |
| 异位妊娠治疗的作用机制 | 第46-49页 |
| 临床疗效分析 | 第49-50页 |
| 关于持续性异位妊娠和重复性异位妊娠 | 第50-52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 发表论文 | 第60-62页 |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