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 研究缘由 | 第9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9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1. 文献法 | 第9-10页 |
2. 比较法 | 第10页 |
3. 访谈法 | 第10页 |
4. 系统论的方法 | 第10-11页 |
一、高校课程考试及管理概述 | 第11-14页 |
二、目前高校课程考试管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14-22页 |
(一) 当前高校课程考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18页 |
1. 高校课程考试目的、功能认识的不全面及考试管理过程失衡 | 第14-15页 |
2. 考试设计环节不科学因素 | 第15-16页 |
3. 考风涣散,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 第16页 |
4. 考试质量分析流于形式,忽视反馈 | 第16-17页 |
5. 补考不严肃 | 第17-18页 |
(二) 高校考试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第18-22页 |
1. 对高校课程考试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第18页 |
2. 教考合一的弊端 | 第18-19页 |
3. 对命题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 | 第19页 |
4. 考场管理的不严密 | 第19-20页 |
5. 忽视阅卷管理 | 第20页 |
6. 没有科学健全的评价与反馈体系 | 第20-21页 |
7. 缺乏科学的考试理论尤其是课程考试理论的指导 | 第21页 |
8. 对“课程考试及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缺乏认识 | 第21-22页 |
三、高校课程考试及管理科学化的理论探讨 | 第22-26页 |
(一) 高校课程考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22页 |
(二) 高校课程考试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22-23页 |
1. 方向性原则 | 第22-23页 |
2. 科学性原则 | 第23页 |
3. 公正原则 | 第23页 |
4. 系统原则 | 第23页 |
(三) 高校课程考试管理运行条件探讨 | 第23-26页 |
1. 健全的考试组织机构 | 第23-24页 |
2. 素质优良的考试管理队伍 | 第24页 |
3. 有健全的考试规范、严密的考试程序和科学的考试控制标准 | 第24-25页 |
4. 有良好的信息传输与反馈机制 | 第25-26页 |
四、关于高校课程考试管理改革对策的探讨 | 第26-35页 |
(一) 推进考试观念的深层次转变 | 第26-27页 |
(二) 建立考试中心,完善考试管理规章制度 | 第27-28页 |
1. 统一规划、组织和实施高校的课程考试 | 第27页 |
2. 建立、完善课程考试管理规章制度并坚持严格的实施 | 第27页 |
3. 针对学校课程考试的实际和需要,开展课程考试的评估与研究 | 第27-28页 |
4. 承担考试管理方面的人员培训 | 第28页 |
(三) 培养和建设高素质的考试管理队伍 | 第28-29页 |
(四) 实施科学的教考分离 | 第29-30页 |
1. 加强宣传,统一思想 | 第29页 |
2. 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行教考分离的课程 | 第29页 |
3. 积极修订教学大纲,为课程实施教考分离建立前提条件 | 第29-30页 |
4. 建立高质量的题库,使教考分离更科学化 | 第30页 |
(五) 考试方式多样化 | 第30-31页 |
(六) 重视平时考试 | 第31-32页 |
(七) 实行全程管理 | 第32-35页 |
1. 试题难度 | 第32-33页 |
2. 试题区分度 | 第33页 |
3. 考试信度 | 第33-34页 |
4. 考试效度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后记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