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公办养老机构的建设与发展 | 第10页 |
1.2.2 公办养老机构的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研究 | 第10-12页 |
1.2.3 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机构管理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4 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 | 第13页 |
1.2.5 研究评述与启发 | 第13-14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4页 |
1.5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2 概念界定 | 第15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6.1 半结构性访谈法 | 第15页 |
1.6.2 参与式观察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公办养老机构卫生管理现状及管理理念、方法 | 第17-27页 |
2.1 背景介绍及访谈对象的选择 | 第17-19页 |
2.1.1 背景介绍 | 第17页 |
2.1.2 访谈对象的选择 | 第17-19页 |
2.2 养老机构服务对象基本情况 | 第19-20页 |
2.3 养老机构卫生服务管理现状 | 第20-23页 |
2.3.1 卫生服务管理缺失 | 第20-21页 |
2.3.2 服务对象参与缺失 | 第21-23页 |
2.4 养老机构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 第23-26页 |
2.4.1 管理理念 | 第23页 |
2.4.2 管理方法 | 第23-26页 |
2.5 评估结论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社会工作介入工作计划 | 第27-34页 |
3.1 公办养老机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页 |
3.2 介入的理论依据 | 第27-28页 |
3.3 介入目标 | 第28页 |
3.3.1 介入总体目标 | 第28页 |
3.3.2 介入具体目标 | 第28页 |
3.4 介入工作方案 | 第28-34页 |
3.4.1 针对机构管理者的工作方案 | 第28-29页 |
3.4.2 针对机构服务对象的小组工作方案 | 第29-32页 |
3.4.3 大型活动方案 | 第32-34页 |
第四章 社会工作介入工作过程 | 第34-46页 |
4.1 介入机构管理者的工作过程 | 第34-35页 |
4.1.1“专业培训与学习”工作过程及目标达成情况 | 第34页 |
4.1.2“建立沟通机制”工作过程及目标达成情况 | 第34-35页 |
4.2 小组工作介入过程 | 第35-40页 |
4.2.1“健康养生”小组工作过程及目标达成情况 | 第35-38页 |
4.2.2“大家一起唱”小组工作过程及目标达成情况 | 第38-40页 |
4.3 大型活动工作过程 | 第40-46页 |
4.3.1“温情水饺·情暖食堂”活动过程及目标达成情况 | 第40-42页 |
4.3.2“相亲相爱一家人”联欢晚会活动过程及目标达成情况 | 第42-46页 |
第五章 社会工作介入效果评估 | 第46-49页 |
5.1 评估内容和方法的选择 | 第46页 |
5.2 服务介入效果的评估 | 第46-48页 |
5.2.1 对机构管理者介入效果的评估 | 第46-47页 |
5.2.2 对服务对象介入效果的评估 | 第47-48页 |
5.3 工作方法和技巧评估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第49-5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6.2 研究反思 | 第49-50页 |
6.2.1 社会工作介入方法的反思 | 第49-50页 |
6.2.2 参与式管理用于养老机构的优势与不足 | 第50页 |
6.3 研究不足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