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5页 |
SUMMARY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制作方法和理论 | 第12-13页 |
·膨胀法 | 第13-15页 |
·热诱导法 | 第13-15页 |
·溶剂诱导法 | 第15页 |
·外力法 | 第15-16页 |
·应用价值 | 第16-17页 |
·本论文的选题思想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模板诱导水汽环境下的聚合物双层膜的表面有序褶皱 | 第18-49页 |
·实验部分 | 第18-37页 |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18页 |
·样品制备 | 第18-22页 |
·双层聚合物薄膜的制备 | 第18-19页 |
·模板的加工 | 第19-21页 |
·刚性模板的加工 | 第19-20页 |
·软模板的加工 | 第20-21页 |
·利用软模板的图案化过程 | 第21-22页 |
·表征 | 第22-37页 |
·聚合物薄膜厚度的表征--谱学椭偏仪 | 第22-31页 |
·工作原理 | 第23-24页 |
·结构与类型 | 第24-25页 |
·在聚合物方面的应用 | 第25-29页 |
·膜厚 | 第25-26页 |
·热膨胀和玻璃化转化温度 | 第26页 |
·溶剂膨胀 | 第26-27页 |
·表面粗糙程度 | 第27页 |
·表界面分子吸收 | 第27-28页 |
·其他应用 | 第28-29页 |
·椭偏仪研究聚合物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聚合物表面形貌的表征 | 第31-37页 |
·光学显微镜(OM) | 第31-33页 |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33-37页 |
·接触模式(Contact Mode) | 第34-36页 |
·敲击模式(Tapping Mode) | 第36-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9页 |
·聚合物双层膜的褶皱形成过程 | 第37-39页 |
·褶皱形成机理 | 第39-40页 |
·模板形状对褶皱方向的影响 | 第40-43页 |
·薄膜厚度对褶皱形貌尺寸的影响 | 第43-47页 |
·下层薄膜(PVP)厚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上层薄膜(PS)厚度的影响 | 第44-46页 |
·两层薄膜厚度与形貌尺寸的关系 | 第46-47页 |
·其他聚合物材料的应用 | 第47-49页 |
第三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8页 |
摘要 | 第58-61页 |
ABSTRACT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5-66页 |
发表文章 | 第66-67页 |
鸣谢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