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当代文学(1949年~)论文

革命历史的合法性论证--1949~1966年中国文学中的革命历史书写

论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导论 历史谱系的建构与演变第11-33页
 第一节 建构:“历史”中析出的“革命历史”第13-18页
 第二节 演变:难以超越的内在矛盾第18-25页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本文论题第25-33页
上编第33-130页
 第一章 新旧民主革命之“别”第33-65页
  第一节 民间文化精神烛照下的民间文学第42-46页
  第二节 剧本中的“两类矛盾”第46-55页
  第三节 小说中的近代革新风潮第55-65页
 第二章 逃出围城的“灰阑”第65-88页
  第一节 早期城市斗争的描写第67-76页
  第二节 北伐战争在文本中的重忆第76-81页
  第三节 关于早期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经历的文学作品第81-88页
 第三章 抗战烽火铸族魂第88-109页
  第一节 渗入民间的力量:关于初期战争的文学作品第92-97页
  第二节 消耗中坚持的精神:关于中期战争的文学作品第97-104页
  第三节 摩擦中的抗战:关于后期战争的文学作品第104-109页
 第四章 国共之间的正规战争第109-130页
  第一节 内战初期:同室操戈再起第110-116页
  第二节 转折时期:实力对比的大转换第116-119页
  第三节 决战中华:阋墙兄弟终有果第119-130页
下编第130-216页
 第五章 遮蔽下的党内路线斗争第130-151页
  第一节 回避矛盾:被误读的《红旗谱》第131-137页
  第二节 图解矛盾:戳向党内“敌人”的“昙花”剧本第137-144页
  第三节《回忆录》中被“胜利化”的党内路线斗争第144-151页
 第六章 多舛的“第二条战线”第151-175页
  第一节 地下工作:带着伪装的战斗第152-159页
  第二节 谁是主角:小资产阶级身份的尴尬第159-169页
  第三节 挤兑下的仿徨:“第二条路线”(白区路线)之命运第169-175页
 第七章 人情人性的夭折第175-194页
  第一节 “英雄”的出现: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176-184页
  第二节 “人性”的窄化:《黎明的河边》等小说第184-190页
  第三节 “夹缝”中的生存:《源泉》之谜第190-194页
 第八章 民间文化的隐性存在第194-216页
  第一节 “民间”的演变:从“五四”到“五、六十年代”第194-204页
  第二节 民间文化的浸染:准传奇体小说第204-212页
  第三节 新的道德情操:觉悟的群众及其他第212-216页
余论 当历史再遇上文学第216-218页
参考文献第218-223页
后记第223-224页

论文共2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俗类游园”概念性旅游规划研究--以凉州风情园规划设计为例
下一篇:金莲花属和驴蹄草属(毛茛科)的比较形态学研究--基于形态、结构、花发育及胚胎学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