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莲花属和驴蹄草属(毛茛科)的比较形态学研究--基于形态、结构、花发育及胚胎学的证据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7页 |
·驴蹄草属和金莲花属植物简介 | 第11页 |
·以往对驴蹄草属和金莲花属亲缘关系的认识 | 第11-12页 |
·金莲花属和驴蹄草属的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形态结构研究 | 第12-14页 |
·根的结构 | 第12-13页 |
·导管类型 | 第13页 |
·叶的结构 | 第13页 |
·花的结构 | 第13-14页 |
·生物地理学研究 | 第14页 |
·孢粉学研究 | 第14页 |
·胚胎学研究 | 第14页 |
·其他方面研究 | 第14页 |
·存在问题 | 第14-17页 |
·关于系统位置 | 第14-15页 |
·花的形态发生和发育 | 第15-16页 |
·关于形态解剖学 | 第16页 |
·胚胎学研究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7-18页 |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实验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三章 观察结果 | 第18-33页 |
·驴蹄草形态、结构、花发育以及胚胎学研究 | 第18-23页 |
·驴蹄草解剖学观察 | 第18-20页 |
·根的结构 | 第18页 |
·茎的结构 | 第18页 |
·节部结构 | 第18页 |
·叶的结构 | 第18-19页 |
·花的形态结构 | 第19-20页 |
·驴蹄草属花的形态发生和发育研究 | 第20-21页 |
·成熟花形态特征 | 第20页 |
·驴蹄草花的形态发生和发育 | 第20-21页 |
·驴蹄草属的胚胎学研究 | 第21-23页 |
·驴蹄草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 | 第21-22页 |
·驴蹄草花药壁的发生和发育 | 第22页 |
·驴蹄草大孢子的发生和胚囊的形成 | 第22-23页 |
·川陕金莲花形态、结构、花发育以及胚胎学研究 | 第23-28页 |
·川陕金莲花形态、结构的观察 | 第23-25页 |
·根的初生结构 | 第23页 |
·茎的初生结构 | 第23-24页 |
·节部结构 | 第24页 |
·叶的结构 | 第24页 |
·花的形态结构 | 第24-25页 |
·川陕金莲花花的形态发生和发育 | 第25-26页 |
·川陕金莲花成熟花的形态特征 | 第25页 |
·花器官的形态发生 | 第25-26页 |
·雄蕊群的小孢子发育顺序 | 第26页 |
·川陕金莲花的胚胎学研究 | 第26-28页 |
·川陕金莲花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 | 第26-27页 |
·川陕金莲花花药壁的发生和发育 | 第27-28页 |
·川陕金莲花大孢子的发生和胚囊的形成 | 第28页 |
·矮金莲花形态、结构及花发育研究 | 第28-31页 |
·矮金莲花形态、结构的观察 | 第28-30页 |
·根的初生结构 | 第28-29页 |
·茎的初生结构 | 第29页 |
·节部结构 | 第29页 |
·叶的结构 | 第29页 |
·花的形态结构 | 第29-30页 |
·矮金莲花花的形态发生和发育研究 | 第30-31页 |
·矮金莲花成熟花的形态特征 | 第30页 |
·花器官的形态发生 | 第30-31页 |
·蜀侧金盏花形态结构研究 | 第31页 |
·茎的初生结构 | 第31页 |
·节部结构 | 第31页 |
·叶柄的结构 | 第31页 |
·花托的结构 | 第31页 |
·太白美花草的形态结构观察 | 第31-33页 |
·茎的初生结构 | 第31页 |
·节部结构 | 第31页 |
·叶柄的结构 | 第31-32页 |
·花托的结构 | 第32-3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3-45页 |
·解剖学性状 | 第33-37页 |
·根的结构 | 第33页 |
·关于维管束类型 | 第33-34页 |
·关于节部结构 | 第34-35页 |
·叶柄的结构 | 第35页 |
·关于花瓣的形态结构 | 第35-36页 |
·心皮的形态结构 | 第36页 |
·花托维管束剩余 | 第36-37页 |
·花的形态发生和发育性状 | 第37-38页 |
·花器官发生的序列 | 第37页 |
·花器官原基的形状 | 第37页 |
·花瓣的发育过程 | 第37页 |
·雄蕊群中小孢子的发育顺序 | 第37-38页 |
·胚胎学性状 | 第38-39页 |
·关于花药壁的形成类型及结构 | 第38页 |
·关于小孢子的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 | 第38页 |
·大孢子的发生和胚囊的发育 | 第38-39页 |
·系统位置讨论 | 第39-45页 |
·金莲花属与驴蹄草属的亲缘关系 | 第39-43页 |
·金莲花属的系统位置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图版说明 | 第52-59页 |
图版 | 第59-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