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一、引言 | 第9-17页 |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 2.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4页 |
| 1. 职业教育 | 第11-13页 |
| 2. 中等职业教育 | 第13-14页 |
| (三)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介绍 | 第14-17页 |
| 1. 初等职业教育 | 第14页 |
| 2. 中等职业教育 | 第14-16页 |
| 3. 高等职业教育 | 第16页 |
| 4. 成人教育中的职业教育 | 第16-17页 |
| 二、内蒙古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其分析 | 第17-33页 |
| (一) 内蒙古中等职业教育概况与成绩 | 第17-23页 |
| 1. 内蒙古中等职业教育基本概况 | 第17-21页 |
| 2. 内蒙古中等职业教育取得的成绩 | 第21-23页 |
| (二) 内蒙古西部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23-33页 |
| 1. 内蒙古西部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26页 |
| 2. 影响内蒙古西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 | 第26-32页 |
| 3. 内蒙古西部中等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3页 |
| 三、内蒙古西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的思考 | 第33-47页 |
| (二) 调整教育结构,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 | 第33-34页 |
| 1. 促使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 第33页 |
| 2. 构建面向学生个体职业生涯的开放式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 | 第33-34页 |
| 3. 利用产业集群优势,探索产业办学的新路 | 第34页 |
| (三) 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投资体制 | 第34-36页 |
| 1. 政府增加投入,降低个人投资成本 | 第35页 |
| 2. 建立合理机制,吸引社会力量捐资办学 | 第35页 |
| 3. 制定法规,使企业成为职业教育投资的主体 | 第35-36页 |
| 4. 利用学校自身优势,筹措教育经费 | 第36页 |
| 5.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扶持中等职业教育 | 第36页 |
| (四) 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 第36-37页 |
| 1. 制定政策,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 | 第36-37页 |
| 2. 加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完善继续教育体系 | 第37页 |
| 3. 积极开展骨干教师培训,不断壮大专业学科带头人队伍 | 第37页 |
| 4.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第37页 |
| (五) 建设重点专业,形成办学特色,打造职校品牌 | 第37-38页 |
| 1. 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 | 第38页 |
| 2.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开发新兴专业 | 第38页 |
| 3. 建立预测机构,做好市场调查与研究 | 第38页 |
| (六) 解决生源不足与流生问题的对策 | 第38-43页 |
| 1. 解决生源不足问题的对策 | 第38-40页 |
| 2. 解决流生问题的对策 | 第40-42页 |
| 3.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 第42-43页 |
| (七) 办学形式从封闭走向开放是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43-45页 |
| 1. 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 | 第43页 |
| 2. 实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优化教育资源 | 第43-44页 |
| 3. 拓宽职业教育功能,使职业学校成为办学功能多元化的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 第44-45页 |
| (八) 拓宽中等职业学生出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 第45-47页 |
| 1. 拓宽中职通向高职的渠道,发挥高职对中职的拉动作用 | 第45页 |
| 2. 落实劳动预备制度,确保"先培训后上岗"制度的实行 | 第45页 |
| 3. 专业设置要与社会需求同步 | 第45-46页 |
| 4. 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指导 | 第46-47页 |
| 四、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