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导论 | 第9-11页 |
| ·本文研究起因及目的 | 第9-10页 |
| ·相关资料准备情况 | 第10页 |
| ·本文采用的相关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2 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 第11-19页 |
| ·文化、城市文化、城市文化产业的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 ·文化的内涵 | 第11-12页 |
| ·城市文化的内涵 | 第12页 |
| ·城市文化产业的内涵 | 第12-13页 |
| ·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 第13-14页 |
| ·国内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情况 | 第14-17页 |
| ·国家对发展城市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 | 第15页 |
| ·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条件 | 第15-16页 |
| ·制约我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 | 第16-17页 |
| ·发展城市文化产业的效应 | 第17-19页 |
| 3 城市文化与城市品牌的关联 | 第19-24页 |
| ·文化经济的一体化趋势 | 第19-20页 |
| ·城市文化——城市发展的软实力 | 第20-21页 |
| ·城市文化——城市品牌竞争的利器 | 第21-22页 |
| ·城市精神——城市品牌的核心 | 第22-24页 |
| 4 城市品牌经营的前提:城市定位 | 第24-36页 |
| ·定位的原则 | 第24-26页 |
| ·城市定位中政府的角色 | 第26-27页 |
| ·定位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 ·千篇一律,缺少特色 | 第27-29页 |
| ·朝秦暮楚,摇摆不定 | 第29-30页 |
| ·好高骛远,脱离实际 | 第30-31页 |
| ·刻舟求剑,固步自封 | 第31页 |
| ·目前国内城市定位情况分析 | 第31-36页 |
| 5 城市品牌经营的思路和对策 | 第36-50页 |
| ·什么是城市品牌经营 | 第36-37页 |
| ·城市品牌经营的背景 | 第37-38页 |
| ·城市品牌的内涵及分类 | 第38-40页 |
| ·城市品牌经营的价值 | 第40页 |
| ·品牌经营的成功模式 | 第40-42页 |
| ·品牌经营的误区 | 第42-44页 |
| ·忽略品牌内涵 | 第43页 |
| ·品牌形象模糊 | 第43页 |
| ·忽视更新充实 | 第43-44页 |
| ·过度依赖传播 | 第44页 |
| ·城市品牌经营的思路和对策 | 第44-50页 |
| ·建立品牌经营的组织机制 | 第44-46页 |
| ·构建品牌经营的经济支撑 | 第46-47页 |
| ·构筑品牌经营的精神核心 | 第47-48页 |
| ·策划品牌经营的传播战略 | 第48-50页 |
| 6 城市品牌经营战略下的案例分析——以成都的城市实践为例 | 第50-61页 |
| ·成都市基本概况 | 第50-51页 |
| ·成都品牌定位的发展阶段 | 第51-52页 |
| ·对成都品牌的基本分析 | 第52-54页 |
| ·成都品牌经营的几个问题 | 第54-56页 |
| ·缺乏科学论证,定位随意性较大 | 第55页 |
| ·没有细分目标市场,定位比较杂乱 | 第55页 |
| ·政府、企业、市民协调配合不够,经营管理比较无序 | 第55-56页 |
| ·长官意志明显,经营机制不够健全 | 第56页 |
| ·成都品牌经营的发展方向 | 第56-61页 |
| ·建立专业机构,进行科学规划 | 第57页 |
| ·合理部署经营的战略战术 | 第57页 |
| ·挖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 | 第57-59页 |
| ·关于“天府之都”的考虑 | 第59-61页 |
| 结语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