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论文--东乡语论文

蒙古语族东乡语与汉语的接触研究

第一章 导论第1-23页
 第一节 东乡族概述第10-13页
  一、东乡族现状第10页
  二、东乡族的形成及历史第10-12页
  三、文化传统第12-13页
 第二节 东乡语及其使用现状第13-22页
  一、东乡语概述第13-20页
   (一) 东乡语研究综述第13-14页
   (二) 东乡语共时面貌概述第14-15页
   (三) 东乡语原始语推论第15-20页
  二、东乡语使用现状第20-22页
 第三节 本文所用语料来源第22-23页
第二章 东乡语汉语接触的社会背景及东乡族双语社会的形成第23-33页
 第一节 社会背景第23-28页
 第二节 双语社会的形成第28-33页
第三章 汉语对东乡语语音系统的影响第33-90页
 第一节 东乡语元音无长短对立与汉语的关系第33-50页
  一、蒙古书面语“EGE”音组与东乡语的语音对应第33-37页
  二、东乡语并未产生过长元音第37-43页
  三、构词音节减缩、复元音动程缩短抑制了长元音的产生第43-50页
 第二节 东乡语塞擦音、擦音系统的演变与汉语的关系第50-66页
  一、汉语借词音位ts、tsh融合固有音位t∫、t∫h第50-53页
  二、t、th变读为tc、tch第53-57页
  三、s、s、c上升为独立音位第57-62页
  四、词首擦音f得以保留第62-66页
 第三节 东乡语音节结构的开音节化第66-76页
  一、音节末辅音脱落或变异第66-68页
  二、音节末辅音的弱点与汉语音节特点的渗透第68-74页
  三、音节结构变化后的连锁反应第74-76页
 第四节 东乡语元音和谐律的趋于解体第76-88页
  一、元音和谐律现状第76-80页
  二、元音和谐律趋于解体的原因分析第80-88页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四章 汉语对东乡语词汇系统的影响第90-107页
 第一节 东乡语汉语借词概况第90-96页
 第二节 对语义系统和构词法的影响第96-101页
  一、语义系统的变化第96-99页
  二、构词法的变化第99-101页
 第三节 汉语借词暗藏着的效用第101-106页
  一、并存并用第102-103页
  二、完全取代第103-106页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第五章 汉语对东乡语语法系统的影响第107-144页
 第一节 东乡语并列副动词与汉语述补结构的引入第107-117页
  一、并列副动词特殊用法第107-112页
  二、并列副动词附加成分与临夏汉语补语标志的融合第112-114页
  三、词序作用的提高第114-117页
 第二节 联系动词的省略第117-124页
  一、东乡语与蒙古语联系动词使用现状比较第117-120页
  二、概括动词前移致使联系动词功能削弱第120-122页
  三、语序变异出现 SVO结构第122-124页
 第三节 汉语虚词的借用及其影响第124-132页
  一、汉语虚词运用特点第124-126页
  二、后置词型语向前置词型语的转变第126-132页
 第四节 东乡语格范畴的变异与汉语的关系第132-142页
  一、格范畴及其运用现状第132-134页
  二、格的省略第134-138页
  三、格兼用成为汉语孤立型结构侵入的缺口第138-142页
 本章小结第142-144页
第六章 东乡语汉语接触研究对语言接触研究的启示第144-158页
 第一节 东乡语汉语接触在语言接触诸现象中的地位第144-146页
  一、语言接触中的各种不同现象第144-145页
  二、对东乡语汉语接触的定位第145-146页
 第二节 对语言接触研究的启示第146-153页
  一、语音结构的系统性变化可以源自语言接触第146-148页
  二、语言的接触关系对语言的影响具有双向作用第148-150页
  三、语言的接触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第150-151页
  四、在语言接触过程中,语言的各功能变体均有影响力第151-153页
 第三节 东乡语汉语接触模式及其方法论意义第153-158页
参考文献第158-165页
附录1 “小经”文字母及文字样品第165-169页
附录2 东乡语实用记音符号第169-172页
北京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第172-173页
致谢第173页

论文共1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问题探讨
下一篇:Y公司销售人员培训的诊断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