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8-16页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8-9页 |
1. 选题缘起 | 第8-9页 |
2. 选题意义 | 第9页 |
二、地方政府石油储备与国家石油储备比较分析 | 第9-11页 |
1. 相关定义界定 | 第9-10页 |
2. 具体比较分析 | 第10-11页 |
三、论文研究思路 | 第11-16页 |
1. 相关理论说明 | 第11-13页 |
2. 研究方法说明 | 第13-14页 |
3. 数据来源说明 | 第14页 |
4. 全文研究框架说明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文献与研究综述 | 第16-24页 |
一、对石油储备研究文献的借鉴 | 第16-21页 |
1. 美国石油储备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2. 日本石油储备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9-20页 |
3. 美日两国石油储备文献综合评述 | 第20-21页 |
二、对其它重要储备物品研究文献的借鉴 | 第21-23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广东省建立石油公共储备的现状分析 | 第24-38页 |
一、广东省石油环境分析 | 第24-28页 |
1. 广东是全国经济总量最大省,也是能源消费最大省 | 第24页 |
2. 广东所处的国内、国际石油消费环境 | 第24-25页 |
3. 广东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占据重要地位 | 第25-26页 |
4. 广东石油消费量庞大,但大部分依赖省外调入和国外进口 | 第26-27页 |
5. 广东建立了强大的炼油和石油化工工业 | 第27-28页 |
二、石油价格暴涨对广东经济的影响 | 第28-32页 |
1. 宏观层面分析 | 第28-29页 |
2. 微观层面分析 | 第29-32页 |
三、广东省现有石油储备状况分析 | 第32-34页 |
1. 广东省现有石油储备量分析 | 第32-33页 |
2. 广东省现有及未来石油储备能力分析 | 第33-34页 |
3. 广东省现有石油储备模式分析 | 第34页 |
四、广东省政府部门在现有石油储备体系中的作用 | 第34-37页 |
1. 监督广东石油市场 | 第34-36页 |
2. 颁布和执行相关法规 | 第36页 |
3. 进行调研和监测,建立石油预警机制 | 第36页 |
4. 积极促成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落户广东 | 第36-37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广东省建立石油公共储备的合理性分析 | 第38-48页 |
一、石油作为商品本身具有的特点 | 第38-39页 |
二、建立广东省石油公共储备的功能 | 第39-42页 |
1. 有利于保障石油供给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提高抗风险能力 | 第39页 |
2. 有利于减少进口支出和降低相关企业生产和运营成本 | 第39-41页 |
3. 有利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稳定与安康 | 第41页 |
4. 有利于广东经济发展全局 | 第41页 |
5. 有利于国家整体利益 | 第41-42页 |
三、建立广东石油公共储备的成本分析 | 第42-44页 |
1. 储备种类和储备量 | 第42-43页 |
2. 所需资金投入分析 | 第43-44页 |
四、建立广东石油公共储备的有利条件 | 第44-45页 |
五、造成广东省石油供给短缺的原因分析 | 第45-47页 |
1. 长期看,需求增长过快,而供给能力有限 | 第45-46页 |
2. 短期看,受突发因素影响 | 第46页 |
3. 国家调控的油价制定机制 | 第46-47页 |
4. 石油行业的过度垄断 | 第47页 |
六、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广东省建立石油公共储备的对策分析 | 第48-53页 |
一、建石油储备,要立法先行 | 第48页 |
二、选择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模式 | 第48-50页 |
三、政企储备应采取不同管理方式 | 第50页 |
四、建立相应的行政管理部门 | 第50页 |
五、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机制和密闭运行的财务管理体制 | 第50-51页 |
六、给予民间石油储备适当的政策倾斜 | 第51页 |
七、其它 | 第51-52页 |
八、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一、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53-54页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54-55页 |
注释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附录Ⅰ: 图表索引 | 第58-59页 |
附录Ⅱ: 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情况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