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性声明 | 第1-4页 |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2页 |
·区域气候模式中的对流参数化方案原理简介 | 第12-15页 |
·Grell方案 | 第13-14页 |
·Emanuel方案 | 第14页 |
·Kuo型方案 | 第14页 |
·Betts-Miller方案 | 第14-15页 |
·国际上气候模式模拟中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比较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国内气候模式模拟中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比较研究概况 | 第16-19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 第19-20页 |
第一章参考文献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区域气候模式的发展及RegCM3简介 | 第22-31页 |
·区域气候模式(RegCM)的发展 | 第22-24页 |
·RegCM3简介 | 第24-29页 |
·模式动力方程组 | 第24-26页 |
·模式物理过程 | 第26-27页 |
·模式格点和侧边界条件选取 | 第27页 |
·模式的并行版简介(并行效率) | 第27-29页 |
第二章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第三章 两种对流参数化方案模式对东亚年平均环流和中国年平均气温、降水的模拟和检验 | 第31-56页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31-32页 |
·对东亚年平均环流的模拟和检验 | 第32-34页 |
·对中国地区年平均地面气温的模拟和检验 | 第34-35页 |
·对中国地区年平均降水的模拟和检验 | 第35-37页 |
·对中国地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标准差的检验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第三章图 | 第40-56页 |
第四章 两种对流参数化方案模式对东亚季平均环流和中国季平均气温、降水的模拟和检验 | 第56-91页 |
·对东亚季平均环流的模拟和检验 | 第56-62页 |
·对中国地区季平均地面气温的模拟和检验 | 第62-63页 |
·对中国地区季平均降水的模拟和检验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图 | 第65-91页 |
第五章 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对中国及其各分区地面气温和降水的模拟和检验 | 第91-111页 |
·对中国及其各分区地面气温、降水的模拟和检验 | 第91-94页 |
·对中国及其各分区地面气温、降水的模拟与实况相关系数的检验 | 第94-96页 |
·对中国及其各分区年平均地面气温、降水的距平及标准差的检验 | 第96-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五章参考文献 | 第99-100页 |
第五章图 | 第100-111页 |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 第111-114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11-112页 |
·存在问题和讨论 | 第112-114页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