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摘 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本文的研究缘起 | 第7-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9页 |
三、本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四、本文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我国义务教育和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现状 | 第12-21页 |
一、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现状 | 第12-16页 |
(一) 我国义务教育的概念 | 第12页 |
(二) 义务教育的特征和属性 | 第12-15页 |
(三) 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二、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基本现状 | 第16-19页 |
(一)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背景 | 第16-17页 |
(二)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基本态势 | 第17-18页 |
(三)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三、无锡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基本现状 | 第19-21页 |
(一) 无锡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概况 | 第19页 |
(二) 无锡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中的政府作用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及其演变 | 第21-27页 |
一、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1-24页 |
(一) 城市化发展长期停滞 | 第21-22页 |
(二) 城乡户籍制度壁垒森严 | 第22-23页 |
(三) 体制改革中的边缘空白 | 第23-24页 |
二、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演变 | 第24-27页 |
(一) 1992-1997 政策中的空白 | 第24-25页 |
(二) 1998-2002 政策中的不足 | 第25页 |
(三) 2003 以来政策的逐渐完善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执行 | 第27-40页 |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内涵 | 第27-29页 |
(一) 公共政策执行的统一性 | 第28页 |
(二) 公共政策执行的严肃性 | 第28页 |
(三) 公共政策执行的协调性 | 第28-29页 |
二、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因素分析 | 第29-32页 |
(一) 政策执行组织机构的滞后 | 第30页 |
(二) 政策内涵的缺陷 | 第30-31页 |
(三) 政策执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第31页 |
(四) 政策以外的其他因素 | 第31-32页 |
三、地方政府有效执行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理性分析 | 第32-35页 |
(一)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财政支持 | 第32-33页 |
(二) 流出地与流入地政府合作管理 | 第33页 |
(三) 地方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管理 | 第33-34页 |
(四) 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参与管理 | 第34-35页 |
四、无锡市政府执行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对策分析 | 第35-40页 |
(一) 无锡市政府有效执行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原因和措施 | 第35-37页 |
(二) 无锡市政府对策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第四章 完善地方政府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对策研究 | 第40-46页 |
一、健全地方政府教育政策执行体制 | 第40-42页 |
(一) 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责任 | 第40-41页 |
(二) 加强流出地与流入地的合作 | 第41-42页 |
(三) 协调地方政府各部门的利益 | 第42页 |
二、理顺地方政府教育政策执行机制 | 第42-44页 |
(一) 明确主体:建立专职管理部门 | 第42-43页 |
(二) 营造氛围:加大教育政策宣传力度 | 第43页 |
(三) 政策激励:鼓励社会力量办学 | 第43-44页 |
三、完善地方政府教育政策评价机制 | 第44-46页 |
(一) 构建监督主体结构 | 第44页 |
(二) 规范义务教育执行评价标准 | 第44-45页 |
(三) 完善义务教育执行监督路径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页 |